第34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 3月5日[20]

柏林冰雪初融,到处都是泥巴,色彩单调。无声的经济大萧条给一排排看不到尽头的房屋罩上了沉重的气氛。政治已经破产,经济危机肆虐。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有关赔款问题的谈判正在进行,但似乎毫无前景可言。[21]

雷马克(Remarque)和雷恩(Renn)[22]的作品在各个书店均有销售,他们的书描写了上一次战争中极端恐怖的情形,但是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避免下一次战争。生活一如既往地继续着,没有丝毫的热情,只有几个愚蠢的游客在选帝侯大街上莫名其妙地大笑。

● 3月29日,前往爱沙尼亚多帕特(Dorpat)途中与老式俄国宽轨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一样,我们乘坐的二等车车厢宽阔又坚固。坐席平坦宽敞,配有皮坐垫和漆木靠背,无疑比西欧车厢中那种气味难闻的古板内饰要舒服多了。同车厢的旅客有三五个犹太人,几个衣着整洁的拉脱维亚军官,他们都系着山姆·布朗恩(Sam Browne)皮带;来自里加的一户中产阶级家庭,他们是去乡村度假的,看起来是相当聪明的一家人,他们说拉脱维亚语,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行李牌争论不休。有的人在吸烟,有的人在用德语、俄语或者拉脱维亚语聊天,有的人在读晨报,也有的人蜷缩在长椅上沐浴着阳光睡着觉,还有的人凝望着窗外。

站台旁的台阶上熙熙攘攘。沙俄时代留下来的灰色木质结构车站前面是尘土飞扬的站台,那里站着一群农民,他们穿着并不合身的节日服装,等候从另一个方向驶来的火车拉着他们进城。一脸疲倦的铁路工作人员身着卡其布外套,不时挤过人群。农妇背着牛奶罐站在行李和肮脏的手推车中间。车站里游手好闲的流浪汉斜靠在栏杆上,观察着火车和人群。他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出现,穿着沾满烂泥的俄罗斯长靴、肮脏的厚呢大衣,头戴芬兰式厚皮帽,耷拉着皮革帽遮,皮帽的大耳罩扣在两边。

● 3月30日,多帕特

爱沙尼亚的学生们坐在咖啡馆里,对户外的好天气视若无睹,也对遥远世界的喧嚣无动于衷。如果咖啡馆有独特的氛围,能在整个冬日帮助一个爱沙尼亚的波西米亚人成长,那也不是坏事。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不过是那种无法描述的空洞建筑的低劣复制品而已:典型的北欧咖啡馆,用深红色的窗帘将健康的光线挡在外面;咖啡和蛋糕都摆在放着餐巾的小餐桌上,桌面是仿大理石的;无聊的旅行推销员读着日报,欣赏着女人;女士们耐心地独坐,希望自己因为沉默寡言而显得更加浪漫神秘,希望有朝一日能碰到梦中的白马王子,就像小说杂志中描写的邂逅一样;二流管弦乐队演奏着无人听的曲子。总之,这里甚至连让人迷醉、邪恶和绝望的诱惑都没有,有的只是令人作呕的矫揉造作、沉闷、无聊和浑浊的空气。

● 4月9日,立陶宛,科夫罗(Kovno)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