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去往华沙途中,凯南在美国驻丹麦哥本哈根大使馆停留。与使馆人员的交往突然激起了凯南的思乡之情。]● 6月27日,哥本哈根啊,我的同胞,我的同胞,我的希望,就这样幻灭!在你那懒洋洋的自嘲面孔下隐藏着美德,那是令华而不实的欧洲大陆难以置信的美德。你们竟然没认识到自己的坚强;你们对自身优点的认识是多么幼稚、多么浅薄。作为(至少直到最近)最不善于内省的民族,作为对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感知最迟钝的人,你们一直隐藏着自己真正的特质,招致整个世界的嘲笑和嫉妒。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能会受到惩罚,因为你们固执,因为你们不够成熟,因为童年时光早已结束,你们却不肯收敛自己的孩子气;因为你们不愿意在人类困境的悲剧面前俯首认输;但是,上帝会给你们回报,这一点我毫不怀疑,因为你们充满仁慈,因为你们默默无言解人之困,因为你们不屑于炫耀自己,因为你们天真的实用主义,因为你们不善于表达,因为你们不会营造自己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因为了近年来其他土地上空虚、可憎、善妒的人们对你们的嫉妒和垂涎……

当心了,你们这些嘲笑者,你们这些神气十足的人,你们这些嫉妒的、邪恶的诽谤者,你们这些充满优越感的自大欧洲人,你们这些纳赛尔和赫鲁晓夫:如果你们继续试图毁掉我们,反而会促进我们成熟、内省、觉悟,反而会唤醒我们加强自己的防御力量;如果你们这样做了,你们将会在我们身上发现让你们始料未及的潜能,当我们曾经的天真已经成为历史,你们将比我们还要后悔。

[凯南受邀在华沙发表演讲。自从1952年离开之后,他再也没到过社会主义国家。此后,他给中情局的局长阿伦·杜勒斯发了一份备忘录,阐明波兰人将逐渐从莫斯科的控制中自我解放。杜勒斯向艾森豪威尔总统呈递了相关报告,总统认真地阅读了这份报告。]● 6月30日—7月3日,华沙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华沙人。他们看起来比较温和,衣着整洁,相对苏联人来说,他们看起来更像西方人。他们的所言所行都非常随意,平淡无奇。我们知道他们享受着普通苏联人所没有的言论自由。民众没有丝毫恐惧之感,当然他们本质上就不是奴颜婢膝的民族。

与此同时,他们也流露出一种敏感而沉静的气质,这一点颇为打动西方访问者。波兰人就像是从震惊或伤害中恢复过来的人一样。他们走路的时候显得小心翼翼,也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想法示人……

我只碰到一位信奉共产主义的波兰人,是个女人。她是这里不常见的那种人:一个真正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这也意味着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个颇有勇气的人。她既不了解共产主义世界,也不了解非共产主义世界。我对她充满同情,尽可能在这个充满谬误、无情专制的压抑世界里,给她营造一些乐观的有希望的氛围。在我看来,在这样一个充满压迫的古板制度下,一个人很难找到生活的乐趣。不管怎样,她是一个例外,与其他共产主义者相比,她像是狼群中的一只羊,等待她的注定是一种幻灭、一场悲剧。从个性上看,相对那个苏联女导游来说,她更有个性、更加可亲,那个女导游完全忽略了自己作为女性的特质,毫无个人风格,总是像鹦鹉学舌,一副正经凛然的样子。

我碰到的波兰人首先都是民族主义者,他们是性格倔强、善于沉思的民族主义者。波兰人的民族主义与众不同,令人好奇。当然,这种民族主义是出自于对祖国强烈的热爱,同时也含有波兰就是波兰,绝不隶属任何人这种不顾一切的思想。波兰人就是波兰人,他们不是也不可能是其他任何人。当今的波兰人,至少是华沙人会告诉你,他们已经不再是浪漫主义者了,他们正在努力尝试着做现实主义者,学会改变和适应的艺术,学会不逞英雄的艺术。这些可怜的人!他们并不明白(他们明白吗?),这些适应苏联的努力正是在放纵自己,让自己陷入另一场荒诞疯狂的赌博之中。

目前波兰这种不平衡的形势,是希特勒时代的恐怖记忆造成的,而不可能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尽管如此,我还是不禁感到非常困惑。从长远角度来说,就与苏联人的关系而言,波兰人如果与德国人保持更亲密的关系更有可能过上好的生活。但是,如果今天告诉他们这些……

你很快就会觉察到,这里的人们从不谈论苏联。从市中心苏联人建的摩天大楼旁走过时,他们一言不发,既不赞扬也不贬斥。谈到德国人的暴行时,他们不会提卡廷森林大屠杀。[53]谈到1944年华沙起义时,波兰人拒绝回忆苏联人用广播敦促他们武装暴动,却静观他们被德国人围攻屠戮的经历。当时,美国曾经询问苏联,是否需要使用美国的基地作为飞机起降地点为华沙起义军运送物资,苏联的回答是“不用”。当有人提起,整个华沙被暴虐的德国人的炮火摧毁时,没有人愿意提到当时苏联军队正悠闲地坐在河对岸,眼看华沙毁灭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换句话说,苏联的力量人人知晓,但是没人提及,这种故意的沉默流露出比任何语言都更加有力的谴责。

● 8月1日,穿越大西洋途中

我们该拿当下的美国怎么办?……要竭尽全力做出贡献,提供帮助吗?要不要承认这样的努力注定徒劳?是不是要向此时此刻大行其道的谬误势力低头认输,然后退休颐养天年,侍弄一下花园,让自己有一个平淡安静的空间,再写写一些人可能会有兴趣阅读的书籍,然后让这一切在可能即将到来的核浩劫中付之一炬?……当政府的顽固和狂热已经很可能或者说极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时,学者或者哲学家会置之不理吗?到了那时,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哪怕牺牲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机会,而为了让这样的生活有机会存在下去,他们不是都必须参与这场悲惨、野蛮、愤世嫉俗的游戏吗?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