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对于林则徐这一区分“奉法者”与“抗法者”以分化英国人从而达到制约义律目的的政策,道光以为“所见甚是,而所办未免自相矛盾矣”。对于已经具结的英国商船,林则徐决定加以保护,道光帝以为“恭顺抗拒情虽不同,究系一国之人,不应若是办理”。认定同为英国人,无论是“恭顺”还是“抗拒”,都应该相同对待。在他看来,在强大的朝廷军事力量面前,如此“曲意奉承”实在多此一举,他对英军在广东海口四处骚扰不胜其烦,遂谕令完全中止中英贸易,并将英国船只全部驱逐:英吉利国夷人自议禁烟之后,反复无常,前次胆敢先放火炮,旋经剀谕,伪作恭顺,仍勾结兵船潜图报复。彼时虽加惩创,未即绝其贸易,已不足以示威。此次士密夷船复敢首先开放大炮,又于官涌地方占据巢穴,接仗六次,我兵连获胜仗,并将尖沙嘴夷船全数逐出外洋。该夷心怀叵测,已可概见,即使此时出具甘结,亦难保无反复情事。若屡次抗拒,仍准通商,殊属不成事体!至区区税银,何足计论,我朝抚绥外夷,恩泽极厚,该夷等不知感戴,反肆鸱张,是彼曲我直,中外咸知,自外生成,尚何足惜!著林则徐等酌量情形,即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其殴毙华民凶犯,亦不值令其交出。噹啷一船,无庸查明下落。并着出示晓谕各国,列其罪状宣布,俾知英夷自决天朝,与尔各国无与,尔各国照常恭顺,仍准通商。倘敢包庇英夷潜带入口,一经查出,从重治罪。其沿海各隘口并距夷埠不远之各海岛,均著林则徐等相度机宜,密派员弁兵丁严加防护,毋稍疏懈。[9]

在道光帝看来,义律是屡教不改并蛮横无理,这样“屡次抗拒,仍准通商”,实在是“不成事体”。何况天朝之大,“区区税银”根本不足挂齿,因此中止中英贸易,并将所有英国船只驱逐出境,在朝廷来说是理所当然,“彼曲我直,中外咸知,自外生成,尚何足惜!”为了达到完全与英国人断绝关系的目的,“凶犯”也不必交出。

正当道光帝与他的朝廷沉醉于胜利之中时,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其非法的鸦片贸易,决定派遣更为强大的军队组成侵华远征军前往中国。道光帝及其朝廷对即将到来的英国人及其侵略战争毫不知情,因之也毫无准备。

* * *

[1] 其实是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是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的儿子,鸦片战争期间一直充当英军的首席翻译,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英文表述上的差异,就是此人故意造成的。

[2] 胡滨译:《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第473~474页。

[3] 宾汉:《英军在华作战记》,《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5册,第48页。

[4]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31页。

[5] 以上引文,俱见《钦差大臣林则徐等奏为英兵船阻挠该国商船具结并到处滋扰叠被击退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1册,第730~731页。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