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是的,那个中流砥柱是有的,那就是周朝分封制度的完成者,周朝礼仪的制定者,孔丘同学的偶像——周公。

5.周公恐惧流言日

姬发崩了之后,除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外,还有八个同母弟弟,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姬发排行第二,老大伯邑考早死了,所以管叔排行老三,周公则排在第四。看出问题没有?没看出来?真笨,继续看!什么,老四通常比较厉害?朱棣是老四,胤禛也是老四,真聪明,孺子可教。但人家老三也不是吃素的呀。所以问题来了,老三、老五和老八看守纣王的儿子,老四却在京城当摄政王,虽然名义周天子仍然是成王诵,但人家孤儿寡母的,还不是你老四说了算。

所以周公旦在镐京当摄政王当着当着,那边老三、老五和老八心里就不痛快了。那边老五对老三说:三哥,我排行第五也就算了,三哥你可是二哥死了之后,年纪最大的了,凭什么是老四摄政,凭什么?老八也说:我平常最看不惯老四那个装逼的样子了,天天礼啊礼的,关键时候也没见比别人吃亏啊,礼是最讲究让的,我也没见他让了谁啊,真论礼,他该让三哥的吧,他让了吗?这边老三就把脸一沉:我倒没什么,摄政王当着也没多大意思,我只是担心二哥的孩子,咱们离京城那么远,老四真要对诵儿不利,咱们也是鞭长莫及啊。那边老五又说:三哥,反了吧。老三说:说得轻巧,别忘了咱们边上还有个盘庚,咱们东边还有东夷人。老五说:盘庚和东夷又怎么了,他们要的只是东边的地方,咱们周人的旧土他们是没有兴趣的,假如让老四成了气候,再把姬诵那孩子做了,剩下的就轮到咱们啦,实不相瞒,盘庚那边早来过人啦,事成之后,咱们以朝歌为界,中分天下,三哥,咱们动手吧。这边老三又说: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文王武王花了那么多心血打下来的江山,我可不想毁于我之手。

常言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男人一口气。一个男人受了委屈,在老婆孩子面前发发牢骚也就罢了,三个男人受了委屈,再吃上几盅酒,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事体来。所以前有管蔡三监乱,后有桃园三结伴。

管叔蔡叔霍叔,再加上盘庚,再加上东夷的徐、奄、丰、薄姑等,阵容强大。薄姑听起来有点像布谷,但徐夷的实力是不容轻视的,徐夷可是曾经让纣王倾国相争的国家。于是有了周公东征。

更要命的是,镐京的周人贵族,多数人居然反对东征,纷纷说什么太困难,人民需要安定,又说什么对方也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靠!我姬旦就不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了吗?等到他们攻进镐京,你们都是从龙之臣,只有我见大哥二哥去。不过这难不倒周公,周公毕竟是最得文王后天八卦之真传的,于是先是得了一个东征的吉兆。哼!你们想代表人民,我就来代表上帝,反正上帝和人民一样,从来都是被代表的份。再是作了一篇《大诰》的重要讲话,运用“革命”理论、“民主”理论,以及“维新”理论阐述东征的意义,指出我们不能让文王和武王的基业毁于一旦,管蔡现在和盘庚,和东夷勾结到了一起,把东夷的兵带过来,已经不是王位之争了,而是叛国,是投敌,是周奸,是想把文王武王打下来的江山交给东夷人,华夏的子民们不可能坐视不管,不可能放过这几个华夏败类。最后,周公又重用了一些贤人,据说周公求贤若渴,“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鸡腿刚啃了一口就放到一边,头发刚打完香波就握着出来,就是为了求贤,又据说周公有十个大贤人。

周公这么了得,自然是终于取得了东征的胜利,杀了盘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和霍叔,还灭了奄国和薄姑,算是一举解决了武王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稳定了东方。

但谣言这种东西就像胡子茬,当某一天你发现它长起来后,就再也无法真正消灭,你不让它出头,它也不肯让你露脸。周公虽然平定了管蔡、盘庚和东夷,但关于周公的坏话却越来越厉害,谣言的主题总是一个,就是周公会对成王不利。而且要命的是,这些坏话还不停地传进越来越大的成王耳朵里。于是在这时发生了一个狗血剧情。剧情的内容是这样子的,话说成王一开始还很小,小到要抱在怀里,生了病,周公就去请求上苍,说成王年幼,都是我姬旦执政,如果上帝要降罪的话,就冲我姬旦来吧,冲我来吧。姬旦祈求完成后,又把这番话写下来,放在盒子里藏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等到多年以后两人发生猜疑,周公旦就躲到了东都,也有人说是跑到了楚地,然后成王就恰好发现了周公很多年前收起来的东西,感动得那个眼泪哗哗的,四叔啊,我就知道你对我好,于是把周公接回来,两人和好如初。

这个剧情很感人,但是疑点却很多。周公辅政不过七年,如果一开始要抱在怀里,七年后又怎么能成人?楚国是祝融集团的,与周人的华夏集团很不友好,成王的孙子昭王瑕就是死在楚国,周公又怎么会去那里?如果是东都吧,周公留守东都分明是成周建成典礼上,成王和周公的分工,成王回镐京亲政,而周公留守东都,并不是什么避祸东都。而且造谣的时间也不对,成周的营建是周公摄政五年的事,再过两年就要还政了,建成则更晚,而周公摄政两年灭的管蔡,三年灭的奄,如果想造谣,显然应该在东征的时候最合适,杀伤力最强。因为当时周公整整三年都在东边打仗,常言说得好,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小三儿,三年哪!什么误会不能发芽?什么坏话不能生根?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