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同一年,御史台审讯一位官员杀人犯,情节属实。当时的御史台官员王随请求将此罪犯“脔割之”,也即凌迟处死。真宗说:“五刑自有常制,何必为此!”宰辅王旦也说:“王随执掌御史台审讯工作,抨击、弹劾官员,自有案例可循,现在这话,不是他应该说的。何况这个贼犯,一死已经到了极点了。”

帝国需要和气,以养成中原衣冠文明之邦。此例,再一次证明,文明,是一点点“养”成的,而不是“建”成的。

用人之道

有一位官赠左仆射的老臣宋白病逝,有司议论,上谥号为“文宪”。但有一个密奏得到真宗批准,传了出来。密奏说:宋白素无检操,不当获此谥。于是有司重新讨论,改为“文安”。

按古人谥法,“宪”,意思是“赏善罚恶,博闻多见,行善可纪”;而真宗和“密奏”者认为宋白不具有这个品行。作为盖棺论定的谥号,一般都在褒贬之际尽力向褒扬方向靠一点,以此来表示圣朝的宽大,以及对家属的安慰;但宋白个人品行与“行善可纪”似有距离。国家刑赏,乃是治理天下之重要权柄,更是推演共同体道义天下的制度性杠杆,因此,所有的文明邦国对死后评定的用词用语都格外讲究。

宋白在太祖时主持考试,接受了很多请托,因此他担心放榜时人心不平,就将名单先报给太祖,他的意思是,借助皇上的批示来压服那些可能的不服之人。但此事被赵匡胤一眼看穿,当即将其斥退,要他自己去处理。并告诉他:如果不公,就用他脑袋来平息众怒。最后宋白不得不公平处理。

宋白还曾到名臣何承矩家访问,正碰上宴会,席间有一位品行欠佳的进士赵庆,投在何承矩门下。他看到宋白与何承矩关系深厚,于是悄悄出来叩拜宋白,求他向何承矩推荐自己。后来何承矩果然重用了他。此事被士林不屑。

有个大臣王沔,生性苛刻,待人无诚信,口碑不佳,但官做得大。宋白就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王沔。虽然王沔后来被罢官,但宋白联姻王沔的事,却传播得人人皆知。

大宋建构“天下为公”的帝国,因此对于道义一节,极为看中。这与五代乱世中“事当务实”,全然不顾及个人操守的治国用人之道是完全不同的。魏晋时期的曹操曾多次下《求贤令》,大意说:治理天下不一定需要“廉士”,即使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不良品行,但富有才干之人,也可以重用;甚至即使像吴起那样,贪图官位,不惜杀妻自证,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的人,也可以重用。曹操认为:“进取之士未必能有品行,而有品行之士未必能有进取之才。”所以曹操的用人原则就是“唯才是举”,在“品行”与“才干”的天平上,极力向“才干”方向倾斜。这就与大宋有了路径的不同。

大宋并非不重用有“才干”的“进取之士”,但在“进取之士”的“品行”欠佳时,则尽力做到控制使用,不使他担任足以影响共同体道义水平的重要职务。这种控制,是大宋君臣共识。

国家赔偿

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在城西北修建玉清昭应宫,开封府上言:修筑配套工程“谢天地坛”时,占用民田十八户。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