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但这个消息透露出:当时对康保裔的生死问题,就存在着两种意见。

但真宗不听康继英的哭诉,还是按照功臣的待遇慰劳了康氏一家。

后来,真宗知道了康保裔、王继忠的真相,依然不对“投降者”做惩罚性处理。康保裔后来的事迹不明,王继忠后来则得到了真宗的赏赐。显然,真宗对战败后的“投降将军”,处理起来与历史上的其他帝王不同,譬如,与汉武帝比较,手段就要柔和、仁慈得多。汉武帝诛灭了战败投降匈奴的名将李陵一家,那种血腥,是宋真宗不愿意做的。

静戎军(今属河北徐水)周靖是本军副指挥使。契丹入寇静戎军时,周靖据守公孙桥,率众击退契丹。但在戍守黑卢口时,再次与敌人战斗,被俘。几年后,他设法脱身来归,真宗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擢任他为兵马使。

战场投降现象,纳入政治伦理讨论,会有不同于时论的“游戏规则”。简言之,在文明邦国,军人经由战斗而失去战斗能力,投降,是一种选择。在这类条件下的“投降者”,选择成为“战俘”,而不是选择战死或自杀,对自身而言,确属于“耻辱的选择”;但在文明邦国,一旦迎回这些“战俘”时,他们会得到“英雄”凯旋般的鲜花。这之中有一种习惯于极权主义激进思潮无法理解的伦理:生命可贵。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死为难。康保裔和王继忠都曾在战前有过不惜一死的决心,但是事到临头,还是放弃了一死。尽管这种放弃,充满了屈辱。“贪生”而“怕死”,实在是造物赋予生物(包括所有动物与植物)的根性。没有任何生物、任何人,愿意无条件放弃“生”而选择“死”。需要的是“尽力”。“尽力”就是“忠诚”。对已经“尽力”但在死亡关头选择“投降”的战士,文明邦国并不轻视他们、侮辱他们。

当然,愿意选择战死和自杀的战士更伟大。——不过文明邦国并不鼓励战斗人员必须选择战死和自杀。“敛天地之杀气”“召天地之和气”的大宋,就从不如此鼓励将士,尽管不少威武的大宋将士选择了战死或自杀。

但宋真宗优厚对待降将王继忠,还另有原因。

王继忠,是直接促成了“澶渊之盟”的有功人士。

他是开封人,父亲就曾戍守过瓦桥关,因此也算得上是将门之后。宋真宗在王府时,他曾在府中做事,生性“恭谨厚道”,因此受到王府赏识。真宗践祚后,他渐次升官,最后做到定州一路的副都部署。十几年来,他与真宗赵恒有私人交谊,能够对真宗知无不言。他对大宋和真宗的忠诚是一以贯之的。

这一次“望都之战”,他的投降与历史上的李陵很相似。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