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二、请尽快派遣使节来契丹进入实质性谈判。

这两个意见透露出来的信息极为密集丰富。

这封信,王继忠不怀疑萧太后会看到,于是借机向萧太后明示:我王继忠正在要求宋廷尽快先派使者来谈。

“澶渊之盟”,是谁向谁先派使者?

这不是个小问题。

除了政治面子问题,还有个主客场的谈判优势问题。

历史上来看,王继忠事实上代表了契丹一方,是他先向宋廷通问,随后萧太后派出了小校。但这些还都不算是“正式谈判”。那么,“正式谈判”,在哪里呢?现在契丹领袖已经离开了上京,正在雄州之北;大宋领袖也即将离开东京,正在准备开往澶渊。那就只能在各自的行在所在地。使者所到的对方行在,就是对方的“主场”,自家的“客场”。主客有别,形势有异。王继忠等于在暗示真宗,不必计较主客场,我王继忠在契丹,自有在曹在汉的计较,我王继忠既然邀请宋廷来人,就心里有数。

另外,表面上看,王继忠似乎在劝谏真宗放弃关南瀛莫二州,或讨论关南归属,屁股似乎坐在契丹一方,但事实上,这是在向真宗巧妙透露契丹谈判的底牌,是要真宗做好应对的准备。信件要出境,难保契丹不会拆看,所以,这信也是曲折地转给萧太后看,意思还不是表露自己的忠诚,而是告诉她:如果宋师固守瀛莫二州,则“我契丹”试图靠谈判索回关南之地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此意不可,那么出路在哪里?

谈判,折冲樽俎之际,不是比谁更凶恶、更强大,也不是比谁更有脾气、更有血性,甚至不是比谁更合法、更正当,而是比:谁更有智慧找到妥协之路。

这条路,王继忠没有找到,也许找到了,但他期待着由中原和草原的领袖们自己去提出。

这条路,萧太后也没有找到,也许找到了,但她期待着要价更高,所以兵围瀛州,志在必得。

这一条妥协之路,真宗找到了。

瀛州保卫战之间,真宗得到了王继忠的回信,看后,对辅臣们说:“瀛州素有备,非所忧也。欲先遣使,固亦无损。”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