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但王旦违心来做这一场神鬼妖妄活动,内心一直很郁闷。

那时,真宗皇帝很信任他,更倚重他,遇到大臣有所请求,真宗必定要说一句:“王旦会以为如何?”但是王旦还是不高兴。史称“(王)旦与人寡言笑,默坐终日”。在中书,他常常默默地坐着,一言不发。即使在朝廷奏事,群臣有不同意见,议论纷纷,他也等到静下来,说一句话就定下,不再多言。回到家里,有时会顶着冠带、穿着朝服,进入静室独坐,家人谁也不敢见他,也不敢问。王旦的兄弟王旭知道这事后,很担心哥哥,就来问当朝的好友赵安仁。赵安仁说:“朝廷议论一件事,你哥哥不愿意推行,但是还没有最后决定。这情况,估计一定是他在为朝廷事忧虑。”

生民膏血,安用许多?

王旦不慕虚荣。

有人要卖一副玉带,很漂亮。王旦的弟弟王旭相中,就拿来给做了大官的哥哥看。

王旦让王旭戴上,问他:“还能看到漂亮吗?”

王旭说:“我系着它怎么能自家看到?”

王旦说:“自己戴这么个沉甸甸的东西,让观看的人称好,这不也太劳烦了吗?”

王旭赶紧将玉带退了回去。

他人的毁誉不是评判自我的尺度,足够自信的人物,不会在意他人东说西说。王旦就用这个方法教育了弟弟。

东封之前,中书、枢密二府讨论要为官员“增饰车服”,以此来让这场法事更大盛大。

碍于众意,王旦也没有反对,但他自己也不做准备,不干这个活儿。

王钦若等人不放心,就派人每天观察王府,看他是否在“增饰”什么。始终没有动静。王钦若就让人做了一副“绣鞯”,也即刺绣精美的鞍鞯给王旦送去,附信说:“前此二府曾议论此事,我怕大人忘记,已经让人做了这个给您。”

王旦让人按照市场价格付给了王钦若银钱,但将“绣鞯”搁置起来不用。

王钦若问他,王旦说:“我平时骑跨的,都是君上所赐,已经不算不华美了,岂可以更做奢靡、超越制度规定。”

王旦此举,一来是不喜欢虚荣,花里胡哨的东西在他看来并不美;二来是他在用“克己”功夫约束自己。至于他人,不问,不用这种道德标格去约束他人。这就是圣相提倡的“身教”。史家之所以记录此事,自有“史心”。中国史家,多是儒家。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