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

(1) 本文原刊于《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

(2) 民意指数均见法国2月13日《世界报》。

(3) 《新观察家》,2003年2月27日。

(4) 《美国的铺展与欧洲的蜷缩》,《世界报》,2002年8月6日。

(5) 《世界报》,2002年7月18日。

(6) 卡根此文发表于美国《政策评论》(Policy Review)第113期,法国《评论》杂志(mentaire)在2002年9月号全文转载。

从竞争到共治(1)

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洪德里赫(K. O. Hondrich)在谈到伊拉克战争时讲过一句话:“在亚洲,人们为世界劳动;在阿拉伯,人们为世界祈祷;在非洲,人们为世界受苦;在美国,人们为世界自我武装;在欧洲,人们则为世界商讨大计。”

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欧美分途,尤其是法国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就是否出兵伊拉克展开对阵是20世纪初始关系到世界发展方向的一件大事。此事件不仅表明欧美在判断和对待国际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也表明欧洲对世界走向的极大关注。也许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洪德里赫说出了欧洲人为了世界商讨大事的话。此话也许有些夸张,但总体上说,有着近代殖民传统的欧洲人比较关心世界事务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从亚洲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上升的现实看,说亚洲人、中国人为世界工作的话想必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这不等于说中国人就不关心世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人。中欧社会论坛创立的最初动机就是中国方面希望更多了解欧洲,而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建立这一常设管道使中国人和欧洲人有机会坐到一起讨论世界的大事。这就是所谓中欧对话。

我们今天面临的全球化是对话的大背景,中欧双方共同追求的和平与开放是今天中欧对话得以进行的前提与基础。从内容上讲,中欧对话可以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是卡兰默教授所讲的中国、欧洲如何共同应对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