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各地局势动荡。官府抓获的起义军、土匪、强盗人数很多,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司法程序来办,效率太慢,而且官府忙于镇压起义,也没有人力和物力,更耗不起时间去走流程。所以,地方官府纷纷呼吁朝廷下放死刑判决权。结果,朝廷在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以圣旨的形式明发天下,赋予地方官府“就地正法”的大权。

皇帝的圣旨是这么说的:“现在局势不同往常了,匪徒强盗纠伙抢劫,滋扰地方,如果不严办,怎么能保证社会安定?所以,各省总督、巡抚,要随时查访,用力缉拿匪徒。如果遇到匪徒聚集成群,肆行抢劫的情况,地方官逮捕审讯清楚罪行后,即行就地正法,格杀勿论。”这样,皇帝就把生杀予夺的大权,下放给了各省总督、巡抚。但是,咸丰皇帝也说了:“至寻常盗案,仍着照例讯办,毋枉毋纵。”意思是说,一般的案件,还是要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办。皇帝担心地方官员借“就地正法”的名义,无限扩张自己的司法权。

应该说,就地正法的做法,效率高,威慑力强,对各地镇压起义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咸丰皇帝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各地总督和巡抚,果然纷纷以“匪徒骚乱”为借口,肆意杀戮,扩张司法权。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后,各地继续援引咸丰三年的圣旨,把一些犯人就地正法。一项权力一旦出让了,就很难收回。所以,朝廷虽然很头疼司法大权旁落,但对各地督抚们的专权根本管不了。

当时的两江总督沈葆桢,就是一个强势的地方大员。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福建籍官僚的领袖,同时是湘军系统的重要人物,他本人又非常能干,所以作风强势。《清史稿》说沈葆桢担任两江总督才三个月,就杀戮了近百人,这些人都是被沈葆桢借口两江地区局势不稳定,匪徒滋事杀掉的。

沈葆桢拿到江宁三牌楼案的卷宗的时候,也许是出于对得力干将洪汝奎的信任,他并没有对案件本身产生疑问。但是,案卷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沈葆桢的高度注意。嫌疑人曲学如的物品中有一枚五角铜钱。五角铜钱有什么问题吗?

晚清时期,东南地区的秘密会党往往私铸铜钱,作为凭信。而两江地区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核心地区,双方征战多年。战后,地方上不安宁,秘密会党风起云涌。历任两江总督,都把安定地方局势、惩办秘密会党当作重点工作来抓。曲学如的这枚五角铜钱,正好触动了沈葆桢的敏感神经。他不但拒绝了洪汝奎的建议,没有派人复审三牌楼案,也没有认可此案是“图财害命”案,而是武断地判定是会党土匪在自相残杀。最后,沈葆桢援引就地正法的先例,下令将绍宗、曲学如就地正法,张克友割去耳朵,驱逐出江宁。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