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故事从彭柏山少年时的“苦儿求学记”写起,经历了参加湘鄂苏区的武装斗争,因荒唐的“窝里斗”而流亡上海,步入文坛而受到鲁迅的关怀,同时结识胡风、周扬等人,涉及他羁囚于国民党的苏州反省院中的斗争,抗战后在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亲冒锋镝,以及也曾陷身敌伪牢狱的情节,战斗环境中与朱微明的遇合以及流离中的爱情悲欢;也叙述了朱微明的家境和少女时代当《大公报》记者、奔赴江南解放区和被日寇拘捕酷刑的悲惨遭遇;接着是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彭柏山由部队军级干部转任华东文化部和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株连入胡风案而沦为贱民,在阶级斗争之弦愈上愈紧的氛围中播迁于青海、厦门、郑州,最后在“文革”中被殴辱惨死。朱微明这边,则以“反革命老婆”的屈辱身份,怨仇而坚强地求生;十年灾难期间囚居地牢,被摧残得浑身伤病,四肢拘挛。拨乱反正后仍以僵曲的手奋力译作,直至一九九六年冬不治弃世。我特别感谢她在我姊姊牺牲四十周年时,真挚地写下的当年战斗生涯的回忆文字。

微明大姐和彭柏山的辛酸的几乎是悲壮的遭遇,我曾断续地从她的口诉和文字中得知,但读小莲的叙述时我仍抑止不住激动,有时还得强忍涌上来的热泪。绝不是因为私谊,我深信读者也能从阅读此书时察知,小莲与其说是为了血缘伦理亲情倾吐心血,毋宁更是为了舒解历史义务感的压力。如我前面所说,她困惑地提出诘问:为什么他们这代知识分子会这样?而且多半还是甘心情愿地这样承受看起来十分窝囊的命运?为什么?

这一时间跨度长达多半个世纪的“他们的岁月”,也正是这代人亲历、目击、身受的历史。我察知,感应这段折磨人的历史的共同命运,便是我为小莲的诉说所激动并且也必将激动更众多的读者的因缘契机。历劫以后,许多人有走出噩梦的感觉,但人们对梦因、梦的机理、驱使人进入噩梦作背理悖情的蠢动等等的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即使有所启动,也远没有当作中心课题提上日程。已有的一些,不论是实录还是艺术创作,特别是后者,大抵是以用语的豪奢想表达出实际上所没有的感动。我曾寻索其原因,外部环境固然很艰难,但主要恐怕还在于主体缺乏自我灵魂拷问的胆力,即使有一点也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的。前些年韦君宜《思痛录》那样的诉说已是难能可贵,虽然远不能餍足人意。

小莲挟着她儿时和少女青春期的“狗崽子”的回忆,又兼怀着对生养她者的爱意写她的双亲,早熟的少女时期的艰辛使她忿懑而倔强,驱动她在荒诞世界里参透人生。严酷的家庭遭遇,世相的艰险,人情的冷暖,《他们的岁月》里掺和着她自己的岁月,既是亲近,又能眺视。于是她能对历史既激情又冷静到几乎带有讽嘲意味的重视。在她以挚爱精微地叙述父母时,我分明听得出她掩藏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你们,你们这代人多愚蠢,多窝囊呀!”

小莲是从事电影业的,素业使她的这本书带有我前面所拟的故事电影文学本的风格,尤其是叙述构架。时空的圆熟、灵动的交错尤其显出其电影蒙太奇方法的熟谙,使叙事和抒情交织得绰约流畅,具有独特的风姿。语言不加雕琢,也没有时下文人自炫新奇的搔首弄姿的矫揉。其实,这些文体上的评价也无须说,有那份不劳渲染而动人的真情就足够了。

自然,这一对历史、对人生的诘问不像电视上的抢答题那样容易解答。不过,能提出诘问也是一大贡献,《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不是说过么:“你要解决问题,得先提出问题来呀!”

序二 更使人动情

牧 惠

大概与每一次政治运动都难逃无事有关,我读过记叙从苏区肃“反”到“文革”的不少作品。关于胡风一案,别人写胡风的,“胡风分子”写胡风兼及自己的,我读过不少。友人赠我一本彭柏山女儿彭小莲的《他们的岁月》。读着读着,我禁不住想起萨特的那句名言:他人是地狱(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句话的原文可能是“他人是我的可能性的潜在的毁灭者”)。作者是彭柏山最小的女儿。从一个什么事都不懂的婴儿长大成人,她经受的“狗崽子”待遇所造成的创伤甚至比在监狱里的父亲还要深重,这些噩梦的感受使她在字里行间不时地冒出一些别人想不出或想到的不肯说、不敢说的警句,因此让人觉得比其他关于胡风一案的书更使人动情。

彭柏山,正牌红五类,雇农家庭,穷得没有片纸,因此谁也说不清他的准确生日。一个机遇使他挣扎着成了知识分子,于是更顺理成章地成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后,头一关是逃脱了以杀害大批有能力的革命同志称著的夏曦主持的苏区肃反,然后是在国民党监狱里同敌人展开力量悬殊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回到新四军后,身经百战,成了皮定均的副手,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建国后从二十四军副政委变成了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前面的道路应是铺满鲜花。然而,风云突变,仅仅因为他同胡风(还得加上鲁迅,使人不禁设想假如鲁迅仍活着将是如何尴尬)是朋友,是在文化战线上一起跟蒋政权斗争的战友,于是,他成了“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个“分子”。一切灾难不仅降临到他的身上,而且殃及了全家。不仅上海的妻子儿女,就连湖南家人、外家的亲人也因此被打入另册,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洪流中遭受种种凌辱直到被红卫兵一棍子一棍子地活活打死。这一切,一般人难以理解,彭小莲更加困惑,她真希望当年爸爸听从爷爷的选择,当中医。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