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当时大学士陈循身任内阁首辅,是朝中最有权势的人。徐珵去他府中拜访,送了一条玉带做见面礼。

陈循笑着说:“徐公的礼物固属贵重,可惜送错了人啊!”

徐珵胸有成竹地说:“下官并没有送错,公带马上要换成玉的了。”

不久,陈循果然加官为太子太傅,二品玉带围腰(实为犀带,一品方为玉带),因而对徐珵多加关顾。徐珵自恃有才学,想谋国子监祭酒之位。当时朝廷用人多取决于于谦的意见,徐珵有个门生杨宜是于谦的姻亲,便托他再三在于谦面前游说。于谦也觉得徐珵学识渊博,便把他的要求托内侍转达景帝。

一天退朝后,景帝把于谦单独留在文华殿说:“你推荐的徐珵就是前年提议迁都南京的那个徐珵吧?此人虽有文才,但为人险诈,哪堪做为人师表的国子祭酒?若依卿言用了他,国子监的后生秀才恐怕全要被他教坏了心术。”

于谦知自己所荐非人,向景帝惶恐谢罪。此事就此作罢。徐珵不知道于谦曾经推荐过自己,反而以为一定是他在景帝面前说了坏话,把事情搅黄了,因此对于谦怀恨在心。

徐珵未能如愿,陈循说全是他的名字惹祸,提议迁都南京让徐珵臭名远扬,人家永远会记得。陈循给他出主意:改一个名字。官场上文书往来,只看奏折上的署名。你改了名字谁也不会知道你就是那个徐珵了。

徐珵听从了陈循的建议,于是改名为徐有贞。景泰三年,果然蒙混过关,升迁为右谕德。后被派出治理黄河水患,立了大功。

怨恨于谦的,不止是石亨、徐珵这些人。由于他掌握了实权,一旦秉公办事,难免要得罪许多人。于谦生性疾恶如仇,尤其看不惯那些怯弱无能而又惯于飞扬跋扈的官僚和王公贵族,从内心鄙薄他们,因而得罪的人很多。幸亏景帝对他非常信任,依赖他的忠诚与才能来治理国家,他才能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于谦一心忧国而忘记自己的身家。瓦剌入侵时,他一直住在兵部值班房,不回私第。身边只留一个养子照顾他的生活。每天做点粗茶淡饭过日子。景帝得知这些情况后,命宫中给他制作饭菜送去,还送了一些日常用品。于谦犯有比较严重的气管炎病,经常咳嗽多痰。一旦发作,景帝便派宫中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前往探视。

有一次于谦旧病复发,景帝派遣太医院院使董宿为他看病。董宿说:“此病须竹沥和药服下,方可治愈。”兴安将此事禀告景帝,并说只有大内万寿山有竹林。于是景帝带了兴安等亲赴万寿山伐竹取沥,赐给于谦疗疾。

因为这件事,有人公开上书说景帝过于宠幸于谦。司礼太监兴安愤愤地说:“只说日夜与国家分忧,不要钱,不爱官爵,不问家计。朝中正要用人,哪里有这样的人,你们寻一个来换于某!”

于谦不树党,不媚君,又不避嫌怨,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兵部右侍郎王伟是于谦一手提拔上来的,深得于谦的信任,但他见于谦得罪人多,怕人家把自己视作于党,故意密奏于谦的一些失误。景帝将王伟的奏折转交给于谦,于谦叩头谢罪。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