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张仪此行,并不是想到楚国大狱里体验一下生活就打道回府,而是有更重要的目的——说服楚王臣服秦国。张仪有强大的秦国做后盾,要吓唬楚国实在是轻而易举,更何况楚国曾经赖以自保的屏障已荡然无存。
——北面,韩、魏早就被秦国打怕了,不仅愿意借道给秦国,甚至还会给秦国做伐楚的马前卒。
——西面巴、蜀等蛮夷已被秦国占据,秦军顺岷江、长江而下,十来天就能杀到楚国。
北面的缓冲没了,西面的屏障也没了,楚国靠什么躲过秦国的攻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楚怀王能拒绝吗?敢拒绝吗?
张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凯旋而归。但是,等待他的不是封赏,而是秦惠王去世的噩耗。早年就对张仪不感兴趣的太子嬴荡继位,是为秦武王。一朝天子一朝臣,失去靠山的张仪空前孤立,善于察言观色的群臣纷纷上书,弹劾张仪。
在这种情况下,为秦国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张仪只得悻悻离去,虽然被魏襄王拜为宰相,但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战国的政治舞台。
公元前309年,张仪黯然离世,结束了风云激荡的辉煌人生。
7 纵横捭阖最摇摆(上)
《史记》、《战国策》记载了苏秦的很多游说经历,前面提到过,苏秦是继张仪之后才活跃于政治舞台的,这些记载至少在发生时间上不靠谱。
现在张仪死了,按《战国纵横家书》比较可靠的记载,该轮到苏秦出场了。那么,苏秦是否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通过游说诸国促成合纵,共同抗击秦国呢?如果不是苏秦,又是谁继公孙衍之后承担起“合纵抗秦”的重任呢?
重新扛起这次“合纵”大旗的,是逐渐坐大的齐国。因此,要解开这些谜团,还得从齐国如何当这个头说起。
齐国想放开手脚地“扛旗”,就必须先解决燕国的遗留问题。齐、燕和解,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苏秦。苏秦登上战国的政治舞台,也正是从饱经战乱的燕国开始的。
经历了“子之之乱”的燕国,更加积贫积弱,新继位的燕昭王感到痛心疾首,因此“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国的强盛迫在眉睫,燕昭王当然求贤心切,谋臣郭隗向他说了一个典故:有位国君想要千里马,寻了三年一无所获。后来,有个人自告奋勇,带了一千金去寻千里马,三个月就回来了,结果是花了五百金买了一匹千里马的头骨回来。国君很生气,说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个人却说:死马都值五百金,更何况活马?这是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寻千里马的诚意,何愁千里马不会主动送来?不出所料,三匹千里马一年之内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