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因此,“胡服骑射”的命令一颁布,赵武灵王就派王孙緤去劝谏公子成,希望他能够配合自己的决策,率先垂范,改穿胡服。

但是,公子成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打死也不穿。当然,公子成的话说得比较委婉,他列举了不穿胡服的两大理由:——身体有病,穿胡服不便于行动。

——中原是天下的核心,文化最先进,改穿胡服是一种野蛮的倒退。

可以说,公子成的第二条理由,代表着绝大多数大臣的观点。

王孙緤无功而返,赵武灵王只得以“探病”为名,亲自登门说服公子成,说了很长一段开诚布公的话。

赵武灵王对公子成坦承,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没有任何私心,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强盛,报先王受中山侵掠之怨、报先民遭中山涂炭之恨。

对于公子成的强烈反对,赵武灵王感到无比“痛心”。他说:“你只管守着旧俗,却罔顾先王的遗愿,反对变服的命令,忘记国家的耻辱,真的让我很失望!”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公子成实在没有脸面再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立即向赵武灵王“谢罪”,当场就把胡服给换上了。

说服了公子成之后,赵武灵王又说服了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等几位坚持顽固立场、反对变服的大臣,“胡服骑射”得以顺利推行。

在新政策推行的过程中,难免有人不理解,老脑筋一时转不过弯来,但赵武灵王不是简单粗暴地斥责甚至惩治,而是采取耐心说服的方式,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让大臣们心甘情愿地变服,充分体现了赵武灵王的广阔胸怀和政治智慧!

“胡服骑射”表面上是换上衣服骑大马,本质上却是一整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系统改革。

——政治上遏制了南北分裂倾向。

赵国原本是典型的“一国两制”:南部以邯郸为中心,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及文化;北部以代郡为中心,是典型的游牧经济及文化。

经济制度、文化习俗差异太大,一直都是赵国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北方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山桓公复国之后,邯郸、代郡之间又突然冒出一个中山国,邯郸对代郡的控制力大为减弱。这样一来,分裂的倾向更加严重!

对于南北分裂的问题,赵国历代君主,包括赵武灵王执政早期,都是采取政治上妥协的方式来处理,所以我们看到赵武灵王信任的肥义、楼缓、仇液等重臣,都是来自北方。但是,任用北方官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国两制”的问题,经济和文化形同异域的北方还是想脱离赵国“单干”。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南方人学习北方文化,北方人融入南方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两种文化的融合,南北双方心理上的认同感增强。事实证明,这样的“统一”往往比武力征服要稳固得多。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