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白起看到战报,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而是眉头皱紧、脸色凝重。在这份战报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缴获俘虏的人数——40万!
“Oh, My God!”白起不禁大叫一声,“怎么这么多人?”
40万俘虏,对白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40万人天天都要吃饭,粮食全让他们吃了,秦军吃什么?——有人反水怎么办?40万人哪!要绝对安全,看守至少也得有七八万吧,还打个鸟仗?
思来想去,白起做出了平生最痛苦的决定:全部坑杀!
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按照史书记载,白起在长平共计坑杀了45万人,这里面有已经放下武器的士兵,更多的则是上党地区无辜的贫民,最后只有240人幸存,逃回赵国。
这一次屠杀,犹如一声巨响,令天下诸侯惶恐不安、浑身战栗!
这一次屠杀,也是一个污点,让白起终生挥之不去这个梦魇,一代战神在历史上黯然失色!
这一次屠杀,更是一场灾难,使赵国家家出殡、户户发丧、壮年尽失、举国悲音!
东汉末年的史学家皇甫谧曾在《帝王世纪》中总结说:“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
纵观东周历史,即便加上常年混战的春秋时期,500多年的任何一场战争,都抵不上战国时期晋阳、长平两次战役的惨烈。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沉重的音符!
长平的硝烟散尽,我们需要反思:赵国为什么败得这么惨?
对于这个问题,以往主流的看法是归咎于两个“误”:误接上党、误用赵括,史书确实也是这么写的。
但是,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将长平之战的台前幕后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发现史书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很不靠谱。
——从秦军进攻野王开始,战略意图就是指向赵国。
因此,赵国即便不接收上党,还是要挨秦国的揍,而且秦国一旦完全控制了上党高地,便可以向赵国腹地俯冲而下,对赵国的威胁更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军的惨败不仅无法避免,而且会比长平更惨,秦军可能一下就能冲到都城邯郸,将赵国从地图上抹掉。
由此看来,赵国接收上党的决策是正确的,长平虽然惨败,但客观上起到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效果,确保了都城邯郸的暂时安全。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