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尽管多次征伐燕国取得胜利,但赵国南部的军事形势极不乐观。
公元前241年,春申君组织的“五国攻秦”以失败告终,楚国通过迁都对秦国避而远之。嬴政完成对嫪毐、吕不韦势力的清算后,很快便将报复的矛头指向了与秦国隔黄河相望、又在“五国攻秦”中派出主将庞煖的赵国。
秦国对赵国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并于公元前236年趁赵军东进伐燕之机,攻占了南部的邺邑。祸不单行,紧接着赵悼襄王去世,儿子赵迁继位,是为幽缪王。
公元前235年,秦国趁赵国新王立足未稳之机,由桓齮率军攻占平阳,大败赵军。次年,桓齮率领的秦军穿过上党地区,翻越太行山,深入赵国后方纵深的武城。赵幽缪王紧急调扈辄率军救援,却被气势汹汹的秦军消灭了10万人,主将扈辄被杀。随后,秦军乘胜占领了赤丽、宜安等地,直逼赵国都城邯郸。
20多年前邯郸保卫战的惨烈,始终萦绕在赵国上下的心间。为了避免悲剧重演,赵幽缪王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到了北部悍将李牧的身上。
都城告急,李牧率北部边防部队南下,与邯郸的部队会合,在宜安附近组织防御,抵抗准备向邯郸进逼的秦国军队。
对付越战越勇的秦军,李牧还是老套路:修堡垒!秦军一进攻,赵军就躲到堡垒里,打死也不出来。秦军劳师以远,后勤补给困难,显然是耗不起的。不久,桓齮派主力进攻肥下,引诱赵军主力前来决战。
赵军的另一位将领赵葱建议,既然秦军有了新动向,我们应该立即派兵增援肥下,防止敌人得寸进尺。李牧却不这么看,他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北方边防军是赵国战斗力比较强的军队,打匈奴的骑兵比较有经验,但是对秦军缺乏了解,从实力上看并不是秦军的对手。如果正面遭遇,赵军极有可能要吃亏,对于积贫积弱的赵国而言,再来一次邯郸保卫战,即便是惨胜,那也离亡国不远了。因此,李牧一开战就率赵军在工事里躲着,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待秦军疲惫后再伺机而动。
秦军进攻肥下,目的是通过开辟新的战场,逼迫赵军救援,秦军再调转枪口伺机消灭。李牧分析认为,秦军为了能够引出赵军决战,必然会动用主力进攻肥下。这样一来,秦军在宜安的防守将比较薄弱,正适合赵军来一个“围魏救赵”。
秦军在肥下打得正欢,又在赵军救援的必经之道上摆好了口袋阵。但是,桓齮的“围城打援”没有搞成,大营却被李牧率领的赵军主力偷袭了。由于李牧一直避战,秦军也疏于防范,导致留守大营的部队、辎重全部被赵军俘获。
得知巢穴被捣,桓齮赶紧带着进攻肥下的秦军回师救援,李牧等的就是桓齮的援军。在秦军主力的正面,李牧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阻击,主力布置于两翼。赵军利用地形优势节节阻击,秦军的锋芒顿挫,与正面的赵军纠缠在一起,两翼的赵军主力突然杀了出来,秦军阵形大乱,遭遇了自邯郸保卫战以来的第一次惨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