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向周围的臣下问道:“明君思短而益善,昏君护短而益愚,隋炀帝好自矜夸,掩饰自己的短处而拒绝纳谏,也实在难以进谏。虞世基不敢进言,或许不应深责。古时商纣暴虐,为了保全自己,箕子佯装疯傻,孔子仍称其仁。但炀帝被杀,是否也应当将虞世基处死呢?”杜如晦答道:“天子有谏臣,虽无道不失天下。春秋时代,卫国史鱼因自己不能向当政者直谏排挤奸佞之臣,死后还以尸谏,孔子赞其是直臣。世基怎能因荒淫无道的炀帝不纳谏诤就保持沉默,缄口不谏,与箕子装疯离去事理不同。晋朝时惠帝和贾后要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只会保全自身性命。及赵王伦举兵废贾后,张华被抓获。张华辩解道:‘将废太子日,不是不谏,只是没被采纳。’使者反驳说:‘你居王公高位,太子无罪被废,既然劝谏不去听从,为何不辞官引退。’张华无言以对。遂被斩首。古人道:‘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虞世基居于辅国宰相之位,处应言之位,竟无一言谏诤,诚也该死。”
太宗听罢说道:“您的看法很正确,人君须有忠良辅弼,才能身安国宁。正是因为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炀帝才招致死亡。若君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谏诤,而一味服从,事事赞颂,那么君是昏君,臣为谀臣,君昏臣谀,离国家的灭亡也就为时不远了。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大公无私,相互切磋,以成治道。诸公都应尽力谏诤,大胆指明朕的错误所在,朕决不因直言忤旨,予以斥责。”
(2)大臣触龙鳞
太宗虚心求谏,自然引至大臣敢触龙颜。
一次,由于太宗痛恨官吏多受贿赂,把身边亲信秘密地派去行贿试探。有个衙门小吏接受了一匹绢,太宗一怒之下就要将这人杀掉。民部尚书裴矩谏道:“官吏收受贿赂,罪诚当死,但要是陛下派人故意贿赂才接收的,这是陷人于不法呀,恐不符合‘以德礼教化’的原则。”太宗听取了他的意见,召集了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说道:“裴矩能当面谏诤,不奉承阿谀,倘若每件事都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十二月,太宗和宰相王闲谈。当时太宗身边有一美女侍奉,据说是李瑗的美姬,李谋反被诛后,被籍没入宫中。太宗手指美女对王说:“这是个原有家室的女子,李瑗荒淫无道,为了得到她竟将她的丈夫杀死,暴虐若此,怎么不灭亡呢!”王听后问道:“陛下认为李瑗这样做是正确的吗?”太宗觉得莫名其妙,反问:“像杀夫夺妻这样的事,卿怎么还问朕对不对呢?”王紧接着说:“臣见《管子》书中写道,郭国被齐国灭亡之后,齐桓公到当地问当地父老:‘什么原因导致了郭国的灭亡?’父老皆回答道:‘郭君喜欢善事而痛恨恶事。’桓公说:‘若如你所说,这不正是一个贤明君主的德行,怎会亡国?’父老解释道:‘郭君喜欢善事而不去做,痛恨恶事而又不能放弃,这样举棋犹豫才导致了亡国啊!’陛下一定认为这是对的,才将美人留在自己身边,如果陛下认为不对,就是知恶而不放弃。”
太宗听后彻底省悟,连连称赞王,随后,便将美人归还给她的亲属。
为使太宗心情欢畅,长孙皇后想替他寻找美女为妃嫔。后访问到郑仁基有女十六七,国色天香,遂向太宗提出,太宗应允。正当送诏使者准备带着写好的诏书出发之际,魏征听说此女已许嫁陆爽,连忙进谏道:“陛下为民父母,应爱抚百姓,为其分忧,乐其所乐。从古至今的各个贤明君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居宫室,则使百姓有房舍;食美味,则使百姓衣食丰足;视妃嫔,则使百姓有妻子之欢。今郑氏女早已成家,陛下娶之,这合乎为民父母之道吗?臣虽听传闻,恐污损圣德,不敢不谏。”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