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2)尽知人心

知人难,难在不易尽知,奸佞、忠臣貌同心异。唐太宗知道,自己认为贤良的,未必尽善;众人纷纷斥责的,未必全恶。他对魏征说:“朕近来读书,每见善事,立即就办。可是在用人方面,则善恶难别,因此可见难以知人。”特别是唐太宗清醒地知道自己地位特殊,更容易被臣下所蒙蔽。他曾感叹地对大臣们说:“人主唯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谄谀,或以辩口,或以嗜欲,或以奸诈,无所不用其极,以求宠禄。”这就更增加了知人的难度。

唐太宗懂得知人难的道理,从而形成了自己辨别贤佞忠奸的原则和经验。有一次他来到一棵树下,随口说道:“真是棵好树啊!”跟在身边的宇文士及便口若悬河地赞美起这棵树来。唐太宗这时表情严肃地批评说:“魏征曾劝我远佞人,我不知佞人是谁,对于你我有所怀疑但不敢确定。今天见你所为,佞人果然是你。”唐太宗把对自己阿谀奉承的人视为佞人,而视魏征为代表的敢于为国事面折廷争的大臣为忠贤。他在《帝范》中也指出:谗佞之徒的重要特点,就是用阿谀奉承、甜言蜜语取悦君主。像唐太宗这样,居帝位之尊而能自觉抵制,在中国历代君王中并不多见。

唐太宗还从臣下是否能忠于事实,向他反映别人的善恶来识别忠奸。他对杜如晦、房玄龄说:“朕所以广开言路,是想知天下冤屈之事和能听到直言谏诤。但无知小人却乘机挑拨离间君臣关系。而君臣相疑,则下情不能上达,这对于国家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因此,他要对这些奸邪小人治以谗人罪。

魏征在一次上书中指出:“作为君主,要远小人近君子;而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但君子小过,像微瑕白玉,小人小善,就像铅做成的刀一样,只是停留于表面。如果欣赏小人的小善而憎恶君子的小过,结果就会香臭不辨,玉石不分了。”唐太宗认为魏征此论颇有道理,认为必须注意抓住一个人的本质和主流来辨明贤佞,并为此赐绢三百匹以示奖励。

唐太宗为了知人,有时还让群臣互相评价。有一次在宰相的宴会上,他对王说:“听说你很善于辨别奸佞、贤才,今日请你从房玄龄以下一一加以品评,而且比较一下你自己和众人。你意下如何?”王遂说道:“操劳国事,孜孜不倦,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出将入相,文武兼备,臣不如李靖。谈吐公允,陈奏详明,臣不如温彦博。处理繁杂的政务,事情处理恰当,臣不如戴胄。愿君成为尧、舜,以直言极谏为己任,臣不如魏征。至于好善嫉恶这一点,臣和众人相比,还不逊色。”太宗很是称道,被评众人也口服心服。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