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齐地方士公孙卿得知武帝对汾阴出土的古鼎很有兴趣,趁机编造鼎书,通过武帝的宠臣上奏,说此鼎是先前黄帝铸造的。武帝非常高兴,立即召见公孙卿。公孙卿说:“鼎书得自于齐人申公,已化仙而去。他曾与安期交往甚密,受黄帝的旨意,留下这份鼎书。申公说,‘汉家当复兴黄帝时的盛世,汉家圣者,应当在高祖皇帝的孙子和曾孙之间。宝鼎一旦显露在世上,圣者就可与神相通,可以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过去只有黄帝真正登上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汉家君主也应效法黄帝封禅,这样就能像黄帝一样成为神仙飞到天上去。当年黄帝在首山采铜,于荆山下铸鼎,鼎铸成,有龙垂胡须下临人间,黄帝乘龙与群臣后宫七十多人一同登天’。”听了公孙卿的话,武帝十分向往,感叹道:“真如黄帝那样,我会把丢弃家室视同脱只鞋那么容易,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武帝遂拜公孙卿为郎,让他在太室山等候神仙的到来。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五利将军栾大还是没能迎下神仙,就声称要入东海寻访其师,但事到临头又不敢下海,转道去泰山求神仙。汉武帝已不再相信他的话了,派人跟随加以验证。栾大的方术大都虚假不实,又妄言见到了他的师傅,派去的人如实上报。武帝发现自己又上当受骗,将栾大以腰斩之刑处死。但武帝对神仙的兴趣并未因此而减少。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在河南等候神仙的公孙卿上报说,在缑氏城上见到了仙人的足迹,还有个像野鸡似的东西在城上飞来飞去。春,汉武帝决定亲自去查看验证,因以前有受骗的教训,便警告公孙卿不要走少翁和栾大的老路。公孙卿确实比这二人更狡猾些,他对武帝说,仙人的到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仙人非有求于人主,而人主却有求于仙人,如果道路不宽敞,神仙是不会下凡的。公孙卿还诡辩说:“神仙之事似乎怪诞不可信,但是,只要积累岁月,日久天长就能见到真神。”武帝相信了他的话,命令各郡国清整街道,修缮宫观、名山、神祠,以待日后神仙的降临。
(2)封禅大典
当年,司马相如临死的时候留下遗书,赞颂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并谈及祥瑞之事,劝汉武帝到泰山进行封禅祭祀天地。汉武帝深受感动,适逢获得宝鼎,他便与公卿大臣和儒生们商议封禅之事。天子封禅泰山,是极为罕见的事,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举行了,因此没人懂得它的礼仪。方士们认为:“封禅的意义就是不死。黄帝以前的君主,封禅都能招来怪物,以便与神灵相通,而秦始皇却未能在泰山顶上祭天。陛下如果一定要登泰山,就应该肃穆庄严,缓缓前进,如果没有风雨,就可以在泰山顶举行祭天大典。”于是,汉武帝便命儒生们采用《尚书》、《周官》、《王制》等书的记载,草拟封禅的礼仪。但用了几年的时间,也没有整理出来。汉武帝询问左内史儿宽的意见,儿宽说:“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弘扬祖先的姓氏,寻求上天的祥瑞之气,是帝王的盛典,但献礼的仪式,经书中却没有记载。我认为,封禅典礼的完成,意味着同天地神灵的联系,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制定适当的礼仪,却不是臣下所能拟就的。封禅大典已经拖了几年时间,群臣人人各自尽了全力,却始终未能拟出。只有天子才能掌握中正平和的最高原则,综合整理各种头绪,以顺利促成这一天下最大的庆典,作为万世遵奉的法则。”于是汉武帝自定礼仪,其中多采用儒家学说加以修饰。又制作封禅用的祭器,拿给儒生们观看,有的儒生说:“同古代的不一样。”于是汉武帝就将儒生一律罢斥不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按着古代的作法,首先振奋军威,用酒食款待大臣、军士,然后举行封禅大典。
随从封禅的铁骑就有十八万,旌旗绵延千里,以此威震匈奴。炫耀兵威后,武帝方率军回京,在上郡的桥山祭祀了黄帝陵。武帝向群臣问道:“黄帝成仙升天并没有死,但却有他的坟,这是怎么回事?”公孙卿对答说:“黄帝已仙化升天,群臣及百姓们都思念他,便将其衣冠埋葬,那黄帝坟不过是个衣冠冢。”武帝听后感叹,希望将来自己变成仙人升天后,群臣也如此效仿。回到甘泉宫,武帝祭祀了太一神。
之后,武帝巡行缑氏,祭祀了太室山。随从礼官报告说,在山下听见了有如阵阵的“万岁”之声。武帝非常高兴,传令禁止人们砍伐这山上的草木,山下三百户人家专门祭奉太室山。武帝又沿海东巡,礼祭了八神。武帝还增发船只,令那些说海中有神山的人入海去寻蓬莱诸仙。武帝东巡时,专门候神的公孙卿持节先行,到东莱,公孙卿声言在晚上看到了一个巨人,身高有好几丈,待临近巨人,他就不见了,留下很大的足迹。武帝赶去观看巨人足迹,起初还不十分相信,这时听群臣议论说曾见一牵狗的老者又忽然不见了,因而确信巨人就是仙人。武帝留宿在海边,不断派方士和使者去寻求仙人,共有一千多人,但都无果而终。
夏四月,汉武帝回到泰山附近的奉高,正式开始举行封禅大典。封禅分为“封”和“禅”两个步骤。“封”是帝王到泰山顶筑土为坛以祭天,向上天诸神报告取得的胜利。因为当时人们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离天最近了。“禅”是到泰山脚下梁父或其他小山去祭地,向地报告功绩。两项典礼合称“封禅”。汉武帝首先在梁父祭祀土地神,令担任侍中的儒家学者戴鹿皮帽,将板用丝带系在腰间,参与射牛仪式。在泰山东坡之下祭祀天神,其礼仪像祭祀太一神一样。祭坛宽一丈二尺,高九尺,坛下埋藏着汉武帝给神仙的玉牒书,内容很隐秘。祭祀仪式结束后,汉武帝独自与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一起登上泰山,再次进行祭天之礼,一切过程都不让人知道。第二天,君臣从北道下山。汉武帝在泰山脚下东北边的肃然山祭祀地神,如同祭祀后土神之礼,汉武帝身穿黄色衣服,在音乐的伴奏下亲自向各位神仙一一行叩拜礼。用江淮地区出产的三棱茅草作为供神祭品的衬垫,用五种颜色的土做祭坛。汉武帝祭完地神之后,回到奉高,坐在明堂中,众大臣轮流上前歌功颂德,祝他长寿无疆。汉武帝下诏说:“朕以渺小的身躯,继承至尊高位,兢兢业业,惟恐才德不足,因不懂得礼乐,所以供奉八神,祈求庇护。蒙天地神灵恩赐祥瑞,目有所见,耳有所闻,震惊于其事的怪异,于是登泰山祭祀天神,到梁父,然后在肃然山升坛祭祀地神,反省自新。此次巡行所到之博县、奉高、蛇丘、历城、梁父等地,全部免除百姓的田租和所欠赋税,免收今年的算赋。并赐天下有爵百姓擢升一级。”又规定:天子每五年巡游一次,到泰山祭祀,各诸侯封国都要在泰山脚下修建官邸。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