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有了人选后,王继恩就开始计划了。
首先他要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明德皇后。如果皇帝死了,有权废掉太子的人,只有皇后。明德皇后曾生有一个儿子,但夭折了,因此无论谁当太子,都不是她的亲生子。王继恩毕竟是宦官,见皇后的机会多,时不时说说太子赵恒(赵元侃)的坏话,久而久之,皇后也对太子有所疑虑。除此之外,王继恩还拉拢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谋立大皇子赵元佐。
王继恩想离间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却没能成功,原因是太子的表现中规中矩。在担任开封尹时,太子赵恒表现十分出色,特别在断狱上,表现出过人的本领。史书上是这样记的:“载决轻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太宗屡诏褒美。”皇帝多次下诏表扬皇太子的表现,这就成了最好的防弹衣。
几年过去了,王继恩没能扳倒太子。
就此放弃吗?
还没结束呢!王继恩还有最后的绝招。决战的时刻到来了,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有无形的刀光剑影。太宗皇帝病倒了,一病不起了,生命之烛火已烧到最后。这时,王继恩与明德皇后已握有先手,传诏的权力在他们之手,只要不传皇太子,皇太子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进宫。他们在等待着,只要皇帝死亡的消息确认,立即把皇长子、被废为庶民的赵元佐立为天子。
这是赤裸裸的政变。王继恩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他驾熟驭轻,胸有成竹。可是这次他要栽跟头了,因为吕端坏了他的大事。且说吕端差人火速赶往太子处,急唤太子入宫。皇太子赵恒一看到笏板上写着“大渐”二字,心里明白,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得迟疑,便急急赶往宫中。
事实证明,吕端的警告太及时了。
太宗皇帝终于驾崩了。王继恩这只老狐狸开始行动了,他对悲伤的皇后说,现在得召宰相吕端前来,商议皇帝的人选。王继恩心里想,只要吕端一来,就被我捏在手心里,谅他也不敢反对。他打心眼里瞧不起吕端这个人,不仅是他,当时朝廷有许多人都不太看得起吕端,为什么呢?大家觉得这个人做什么都稀里糊涂的,好像没什么头脑。
当初宋太宗要把吕端提拔为宰相时,有人就反对说:“吕端为人糊涂。”颇有识人之明的皇帝笑道:“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王继恩忘了宋太宗的这个评价,他小看了吕端。吕端内心对王继恩的阴谋一清二楚,但却装得一无所知的样子。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