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李鸿章剿捻所用的策略,看起来并不新鲜,在他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用过。但这些策略,在李鸿章用起来,总感觉与别人有所不同。李鸿章也以静制动,但李鸿章的静更有针对性;李鸿章也对捻军紧追不放,但李鸿章追敌却让敌人无藏身之所。总体来看,李鸿章的成功,在于其各种战术的综合运用,以及在运用时对时机的把握,所以,同样的战术,到了李鸿章手里,就立马出现不同的效果。就是因为李鸿章借鉴但不拘泥,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才能毕全功于一役。

李鸿章在剿捻当中应用一系列策略说明其活学活用的本事,其在战场上的灵活同样被其用于政坛,让其在政坛上同样所向披靡。

3.拖,官场中保身的好办法

拖,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拖,也是存身自保的一个好办法。

如果明知是陷阱却不得不走下去的时候,拖是最聪明的解决方法,文雅地说就叫阳奉阴违。这样的手段,李鸿章是高手。

李鸿章第一次用拖字法,是帮曾国藩解围。

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直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在逃往热河途中命孤驻祁门的曾国藩派湘军精锐鲍超部北上救援。

鲍超号称湘军第一悍将,其在湘军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时正值徽州失守、祁门危急之时,若派了鲍超去,这就等于将湘军的主力人马抽走,在剿杀太平军的关键时刻,一旦抽掉精锐,洪秀全就可能趁机反扑,那么此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而且,装备低劣的湘军,也绝无可能是使用洋枪洋炮的英法联军的对手。让鲍超前去,等于是送羊入虎口。可如果不让鲍超提师北上,那就等于对皇帝不忠,曾国藩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

曾国藩最担心的是一旦鲍超北上,则势必会被留在咸丰皇帝身边护驾。这对曾国藩及湘军来说,是最坏的结果。对湘军来说,与太平军的决战才是有关天下安危的大事,所以对待调兵之事,要慎之又慎。

北上“勤王”责无旁贷,如不北上护主,将被责为天下罪人;但派鲍超北上,无异于自毁长城,自蹈死地,曾国藩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左右为难。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