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李鸿章把学习和模拟西方作为救国的急务。

但是,由于受到人才、思想、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李鸿章很难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只能从手边能做的,最需要做的事情开始。现在看起来,李鸿章的这些行动,似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缺乏系统性;但就李鸿章的处境而言,就是力所能及地多做一点,至于真的效果如何,能不能做好,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关键的是,李鸿章从来没有等,只是在奋力地向前追,因为他知道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他知道在这场竞争中,落后的结果只有屈辱,甚至是国破家亡。

李鸿章不是一个思想家,他也来不及做一个思想家,他也没有必要做一个思想家。但李鸿章真的无视人的思想吗?真的不想改变人的思想吗?当然不是,但他知道,最能改变人的思想的事实,不是说教。西方列强的枪炮,曾经改变了他的思想,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实业,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他不能一下子扭转整个局面,但他从没有放弃过努力。

在不少大臣民众空喊“攘夷”而反对学习西方,或者在后期一些人叫喊全盘西化的时候,李鸿章表现得就像一个商人,只是默不作声地做着自己的“转口贸易”,从技术入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李鸿章来说,已来不及想象由技术而引起的一系列变故的后果了,他最想解决的当务之急,就是首先要能从军事上抗衡西方列强,保全自己的国家,避免受列强的瓜分。

在李鸿章看来,“实业”就是硬道理,就当时中国所处的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军事的状况,根本没有打赢这场战争的可能。在这样的情形下,只有一种路径可以改变,那就是争取时间,“深挖洞,广积粮”,潜心自强,以一种新的方式韬光养晦,图谋着让这个东方帝国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李鸿章踏踏实实地做了很多事:

同治二年(1863)正月,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

同治九年十月,设机器局于天津;

同治九年闰十二月,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同治十年四月,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

同治十一年正月,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

同治十一年五月,请开煤铁矿;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十一月,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元年十一月,请遣使日本,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将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

光绪二年三月,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