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优势二,学识渊。公孙弘刚出道时,因为学识疏浅而被开除了公务员职务,但此后他度过了数十年的求学生涯,即使过了花甲之年还在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公孙弘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忍常人不能忍之苦,受常人不能受之寂寞,长年累月地在陋室里读书识字。青灯为伴,丹墨飘香,十年修得广见博识,二十年修得才高八斗,三十年修得炉火纯青,四十年修得通天彻地……知识就是敲门砖,知识就是试金石。有了知识这个内在因素做保障,公孙弘在仕途上更加得心应手了。

通过学习和努力,公孙弘从才疏识浅变成才高八斗,也从不善言辞,修炼成能言善辩。更绝的是,他把两者结合起来,把儒家的学说通过法律、文书解释、阐述了出来,因此,汉武帝非常赏识他。

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公孙弘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所有条件,很快便成了大汉朝红极一时的权臣。不仅如此,他还在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成语和典故,比如东阁待贤、燕见不冠、如发蒙耳、三馆待宾、宁逢恶宾、长倩赠刍等。

经过“三进宫”的公孙弘不再是愣头青了,他已经研究出炉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公孙为人处世哲学”。

首先,来看公孙弘的为人——低调做人。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公孙弘就是这成熟的稻穗,有事例为证。

事例一,公孙弘有孝心。公孙弘的亲生母亲死得很早,他奉养的是自己的后母。亲生的儿女尚且有不孝的,何况是无血缘关系的后妈。但是公孙弘却对自己的后妈孝顺得很,特别是在后妈死后,认认真真地服丧三年。在那个讲究忠孝的年代,公孙弘的所作所为无疑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事例二,公孙弘很节俭。公孙弘奉行这样一句话:“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于是,他奉行节俭,每顿饭只吃一个荤菜,夜里睡觉只用一块布。但是,他对朋友却很慷慨,故旧宾客、亲朋挚友,凡生活困难者,公孙弘必全力助之,因而家无余财,世人夸赞他厚道。

其次,来看公孙弘的处世——低调做事。为官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讲政治,公孙弘就是这样一只老练、老道、老谋深算的政治狐狸,有事件为证。

事例一,公孙弘善于左右逢源。对朝中的事,公孙弘总是先提出要点,陈明情况,备选几种方案供皇帝自己取舍,切实做到了有备无患。同时,他从不固执己见,更不会违逆圣意。公孙弘曾向汉武帝建议废止建立朔方郡,理由是劳民伤财,但眼看汉武帝对建立朔方郡态度坚决时,他很快悬崖勒马,做出了改弦易辙之事,主动认错,说自己才疏识浅,井底之蛙,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并表示支持建立朔方郡。总之,这种“低”到尘埃里的做法,深得汉武帝之心。

事例二,公孙弘善于察言观色。每次参加朝廷的国事会议,公孙弘总是等其他大臣们发完了言后,通过察言观色分析判断出汉武帝的态度,再不慌不忙地以“符合圣意”为宗旨表态发言。这样既为自己赢得了“谦卑”的美誉,又因为言行很对汉武帝的胃口,而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