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也许是十多年来受到刘氏太多的压制,赵元俨积郁心底的情绪太多太久,所以他最后几句话直指刘后:可怜宸妃生下陛下,却始终不能相认,即使是宸妃之死,怕也受奸人陷害。宋仁宗听罢,连忙向宰相吕夷简等人求证,在得到证实后,内心无比悲痛。为了验明宸妃到底是否受害而死,宋仁宗决定开棺验尸,结果事实大白于天下,赵元俨所言纯属猜测,刘后并没有迫害宸妃。

这就是关于八王赵元俨为数不多的故事,与戏曲中刚直不阿的形象大相径庭,在那个时代,他只能以避祸为主,谈不上什么仗义执言,更谈不上什么主持公道。这位“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也远,但他的事迹很可能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

六 保护神存于民心

通过上述综合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多个历史人物的综合体。“八贤王”借用了宋太祖之子赵德芳的名,将赵德昭的事迹合而为一,又将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的事迹融入其中。

在戏曲故事中,以太宗、真宗、仁宗为背景的故事中都有“八贤王”的身影出现,但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与后来包公戏中的“八贤王”应该是两个概念,也就是说,太宗时与真宗、仁宗时的“八贤王”不是同一个人。虽然都称“八贤王”,但一个是太祖之子,另一个则是太宗之子。

具体地讲,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其活动主要发生在太宗时代,原形应该是德芳和德昭。包公戏中的“八贤王”,事件发生在仁宗时期,原型应该是赵元俨。而寇准戏主要发生在真宗年代,原型介于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得清楚。“八贤王”不是个单一的历史人物,而是经过加工升华的艺术形象,也是一种刚直不阿精神的象征。在他身上,不仅有赵德芳、赵德昭和赵元俨的某些特性,更寄寓了人们许多美好的设想和期望。“八贤王”有历史原型,不完全是虚构,但又加入了不少虚构的成份,如果对号入座、按图索骥难免会发生差错。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