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是仅仅因为”值有疾病“吗?恐怕不是。疾病会有的,北方人初到南方,因水土不服,流行时疫,或是有的。但即使是时疫,也不是黑死病,恐怕没有这么厉害。况且彼时正值隆冬,也不是时疫流行的季节。加上,曹军从征的文、武官员极多,未见有因病死去的,也不见因病不能带兵理事的。总不能说时疫只是在士兵中流传,曹军将领连一个生病的都没有吧,这个是说不过去的。

曹操不全然是被打败的,83万曹军—我们姑且照这个数字理解,全被东吴的大火吞没,或者连烧带杀,死亡大半,也不可能。如果是这样,那后果就不是三足鼎立了,而是孙、刘乘胜追杀、统一中原了。这一点,前面已然有过分析。

时病也是有的,周瑜的火也有点厉害,但更重要的原因,怕还是和粮草有关。曹军人数众多,而战事一时难于结束,粮草供应成为大问题,加上北方兵士不服水土,孙、刘联军又迭获小胜,于是从整个局势反复斟酌,那么,上策还是”孤烧船自退“,纵使周郎小儿浪得虚名,也顾不上了。

那么,曹军缺粮,孙、刘联军就不缺粮,显然双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粮草对于双方可能都有困难,显然人多路远的一方更为困难。

人多本是好事,但人多,需要的粮也多,如果长期作战,势必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传统农业,属于小农经济,军粮原本不多,长期耗用,则无力支持。曹军屯于江北,有数十万之众,不要说100万、83万、50万,即使30万人,供应全军的粮草,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旷日持久,战事无决,那么,只好烧船自退。

人多是好事,粮少却是难事。路远则无论如何不是好事,除非速胜。假如2000里外10万人出征,如果全靠自己的后方供粮,那问题就大了。10万人以每日人均2斤粮食算,则一天需要20万斤粮。后方用人力向前方送粮,则每人可背粮80斤,每天行程50里,则2000里路需要40天行程。背夫每天只许他吃1斤粮食,则到军之日,只剩下40斤粮食了。然而这40斤粮却不能全留给前方,因为这背夫还要回去。回去又是40天,假使还准许他每天吃1斤粮,那么好了,就把背来的40斤粮食拿回去正好。这也就是说,要么给背夫增加背粮的负担,要么让他们少吃粮食。即使背90斤,则每人可剩10斤给军队。这样,军中每天吃粮20万斤,则需要2万人送粮。而送粮的周期若以80天计,则需要160万人送粮。这个数字显然是太大了。所以《孙子兵法》对于远征的供应问题最为重视,最主张取粮于敌。然而,取粮于敌是容易的事情吗?中国古来少有远征他乡取粮他人的历史,固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有关,也和中国小农经济的基础有关,就连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也要受小农经济基础的制约。而草原部落对内地的入侵,则不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只要能杀入中原,粮食问题便不成为问题,至少不再成为大问题。即使这样,速胜也是必要的,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速胜既是战争的需要,也是骑兵的特性与特长。

火烧乌巢的战斗经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