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63节:奈何江山唱晚(63)

在他镇守辽东的过程中,战略上虽然没有失误,甚至取得了宁远、宁锦两次胜利,但在官场上却始终没什么长进,其间甚至还被魏忠贤罢官一次。而官复原职后,又是因为性格上的问题,他再一次被人抓住了把柄,而这一次抓他把柄的正是以猜忌、刻薄著称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只不过这一次他的结局不是罢官,是凌迟!

(一)漂亮的宁锦攻防

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的去世让辽东局势有了较大的变化,实力较弱的第四大贝勒皇太极登基之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蒙古和朝鲜的边境问题上。对于明朝他采取了一种以议和换时间的态度,而对于当时的明政府而言,这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两个国家之间动用数十万兵丁作战都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和稳定的内政作为后盾。以当时明朝的情形来论,内部政治腐败,陕西、河南、安徽到处有农民起义,大量的兵力被用于剿灭农民军。除此之外,国家大量资金都囤积于少数人之手,国库空虚。以此而言,想要在边境有大的动作,或者说主动攻击后金都是非常不现实的,议和虽然有伤面子,但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更何况,边关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休养生息一段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在仔细地分析了敌我实力之后,辽东巡抚袁崇焕选择议和实际上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在一开始也得到了朝廷的支持。然而局势的变化总是来得太快,天启七年,后金对朝鲜的战争,不光使明朝对属国的保护承诺变成了废话,也让镇守皮岛的毛文龙部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朝野之间对议和的反对声也日益高涨起来。

天启七年四月,面对朝野间反对议和的声音,袁崇焕上疏辩解:“关外四城虽延袤二百里,北负山,南阻海,广四十里尔。今屯兵六万,商民数十万,地隘人稠,安所得食?锦州、中左、大凌三城,修筑必不可已。业移商民,广开屯种。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故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在奏疏里,袁崇焕很清楚地说明了议和的重要性,然而有一点却被他忽略了,那就是自宋朝以来,汉族人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女真人始终抱有极大的敌意。议和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投降,这是秦桧的选择,那些所谓的忠臣自然嗤之以鼻,这些人也并不会分析宋、明两朝所面对的局势有什么不同,他们偏好的就是虚假的名声和真起哄。在这种情况之下,袁的奏疏自然很难获得统治阶层的支持,而更为可怕的是在几年之后,有关议和一事更变成了袁崇焕走上刑场的一个沉重砝码。

明政府对于议和一事的反复,很快就被缓过神来的后金天聪汗皇太极当成了把柄,此时在他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女真人的努力拼杀,边境安全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有所好转。天启七年五月初六,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借口,亲率数万军队,从都城盛京出发,举兵向西,进攻宁远、锦州。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