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措大”是古人对落魄读书人的称呼,有蔑视意味。赵匡胤之所以这么说,分明是看不起李煜,认为他的殉国誓言不过是酸秀才的空话。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了解李煜的,他果然没有赴死的勇气。

可悲的是,南唐子民却不了解他们的君主。

国主要以身殉国,这让净德院的八十多位女尼甚为感动。净德院是李煜下令修建的,在内修行的女尼都曾是宫中女子。国事岌岌可危,她们纷纷表示,如果城破也将自焚,追随君王,不做亡国奴。李煜感念她们的拳拳爱国心,于是约定,金陵城破之日,宫中将举火为号,自焚殉国。

宋军攻破金陵外围工事以后,听着震天的杀声,李煜赴死的勇气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他只是下令焚书,然后带着亲信、族人出城投降,以求苟活。可怜净德院的女尼,把焚书的火光当成自焚的信号,于是点燃了早就备下的柴草,在烈火中彰显出南唐子民的骨气。

关键时刻,李煜竟不及几个女子勇敢果断。

看穿李煜性格懦弱、缺乏决断的,不仅赵匡胤一人。李煜出城投降后,宋军主帅曹彬特意准许他回去收拾金银细软。手下谋士担心李煜回城后会自杀,到时恐无人能负此重责,但曹彬回答道:“煜素无断,今已降,必不能自引决,可亡虑也。”

若李煜有足够的血性和气概,或许早在登基之初,就不会写下谦卑的表章,以示讨好;或许他会努力联合江南诸国抗宋,未必能胜,但也未必会败,也可能就避免了兄弟分离、国破家亡的下场。然而,他舍不得夜夜笙歌的安逸生活,于是满足于苟且偷安;他不敢赴死,就只能屈辱地活着。

南唐子民,并非都像他们的国主一样懦弱可欺。国破后,宋军在南唐土地上饮酒取乐,招来教坊乐师,命其奏乐。乐师感于亡国之痛,不肯屈从,最后被处死。宋人曾极曾有诗凭吊:城破辕门宴赏频,伶伦执乐泪沾巾。

骈头就戮缘家国,愧死南归结绶人。

伶人尚知亡国恨,有以死报国的骨气。而身为君主的李煜,却选择了残喘度过余生,他心中怎能无愧?舍不得死,又活不自在,诸般过往缠绕心头,他理不清,剪不断,只被越缠越紧,最终不是死于窒息,就是发出一声绝望的呼号。李煜词中,“人生愁恨何能免”“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其中哪一句,不是饱含血泪的呼号!

《相见欢》中的“离愁”二字,着实不足以表达他心里的全部滋味。夹杂其中的情绪太多,多到他自己也理不清数量;附着其上的分量太重,沉重到他日渐消瘦的身体已负担不起。酸甜苦辣咸,皆是人间滋味,分别品尝各有妙趣,但交杂在一起,别是一番滋味,让人苦不堪言。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