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这道诏书用词平易,洗练流畅,主要说了这样几个意思:
一是对于更始失败,妻离子散,我刘秀不计前嫌,表示同情和怜悯。我本来就是胸怀宽广的人。
二是更始丢掉职务,当不了一哥,我封他为淮阳王。现在的一哥是我,普天下所有的干部都由我来任免,我来管理。
三是任何人不能加害更始,否则罪同谋反,我一定好好收拾他。
刘秀说这些,刚柔相济,既表明自己君临天下的仁者之心,也表明自己对不臣之徒绝不会心慈手软,既是说给更始听的,更是说给赤眉以及各地地方势力听的。
刘秀广揽人心的统战工作绝不是说说而已,他从长计议,正在采取多种措施。
比如,他选拔卓茂做太傅,就是在昭示自己的用人施政理念。
太傅是个很重要的岗位,地位在司马、司徒、司空三公之上,主要职责是辅弼皇帝,参与朝政,掌管国家军政大权。换句话说,这是个比丞相(大司徒)还大的官儿,相当于副皇帝兼秘书长。
也正是由于这个职务太重要,很多精明的皇帝只是把它拿出来亮一下就收起来了。在东汉一朝,刘秀和他当一哥的子孙们一登基就选一个人干这活儿,而一旦这个人挂掉,他们就把这个位子也挂起来再不让人去碰。
对此,《后汉书》是这样记载的:“世祖以卓茂为太傅,薨,因省。其后每帝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薨,辄省。”
这确实耐人寻味。
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就是人事,刘秀在战事胶着的百忙之中高调破格提拔卓茂,也与他发的第一道诏书一样,主要是一种政治姿态和动作,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这个污浊的乱世,卓茂无论品德还是才学,无论为人还是治政,都堪称完人。
卓茂,南阳宛城人,跟刘秀算是老乡,长刘秀四十多岁,出身高干家庭,祖父、父亲都曾官至太守。
早在西汉元帝时,他就到长安太学学习,师从博士江生。他学习刻苦,文理科兼修,除了钻研《诗》、《礼》,还钻研算学、历法。他学有所成,还没有找到工作时即成为国学大师。
他不仅学问高,而且极为注重品德修养,讲究礼节,正派敦厚,与人为善,心胸宽广。他的老乡、同学、朋友,包括那些性格、脾气、志向跟他不同的,都很尊崇他,喜欢和他交往。
一个能被各种各样的人尊敬的人,是很不简单的,特别是在西汉末年和新莽时期,那种道德沦丧的社会环境和尔虞我诈的政治生态之中。
卓茂“大学”一毕业,就被推荐为丞相孔光的秘书。
孔光是哀帝的丞相,又是公认的大儒,可以说是既位极人臣,又学冠天下,深受皇帝、太皇太后王政君、权臣王莽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敬重。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