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就出身于建州左卫的头领(都指挥使)之家,他是后金的创始人。据说仙女佛库仑在长白山天池沐浴,吃了放在她衣服上的灵鹊衔来的(红)果子后生下一子,就是努尔哈赤的先祖布库里雍顺。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也反映出他身世的不平凡,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加以附会。他的六世祖猛哥铁木耳(又称孟特穆)就做过建州左卫的都指挥使,其家族一直沿袭此职位。当然,他的父亲塔克世(又称塔失、他失)后来也顺理成章地承袭了这一职位。
努尔哈赤10岁时,其生母去世,后母待其不好。长大后为了不再受后母欺辱,19岁时与其父分家单过。此后他尝试过多种讨生活的方式:他曾带着当地的土特产到抚顺与汉族商人进行贸易,也曾在明朝名将李成梁部下当过差。这些经历使他深刻了解了汉族文化和习俗(他本人深受《<a href=https:///Tags_Nan/ target=_blank>三国</a>演义》的影响),并初步掌握了明朝在辽东的实际情况。明万历十年(1582年),李成梁奉命帮助建州卫苏克素护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攻打建州右卫酋长阿台时,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事后,明政府立刻任命努尔哈赤承袭建州左卫都指挥使、都督佥事,并加封<a href=https:///Tags_Nan/ target=_blank>龙</a>虎将军头衔,同时还赐给他30余封敕书和30匹马,以表示对这一过失的歉意。但努尔哈赤心中已经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这一事件也成了他日后反明的正当理由。
努尔哈赤打着为父、祖报仇的名号,以其父留下的13副盔甲起兵,率众讨伐尼堪外兰,从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伐。经过20余年的不断杀伐,最后统一了女真各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八旗制度”。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建立了后金国,公开与明政府决裂,并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
“八旗制度”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原来女真人进行狩猎、生产和军事行动时,每10人为一基本单位,名为“牛录”(满语,汉译为“箭”),其头目称“额真”(满语,汉译为“主”),相当于“佐领”。实力壮大后,改为每300人为一“牛录”,5个“牛录”为一“甲喇”(满语,亦称“札兰”,汉译“世”、“代”、“辈”等意),总共1500人,其头目为“甲喇额真”,汉译为“参领”。5个甲喇为一“固山”(满语,汉译为“旗”),共7500人,其头目为“固山额真”(即旗主),汉译为“都统”。
钮祜禄氏是满洲八旗氏族中的一个望族。钮祜禄氏在清朝是大姓,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钮祜禄,在满语中意为“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地区。狼是满族先世女真的图腾之一,女真人出于对狼的崇拜,而以其为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明代称“钮祜禄氏”。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冠以汉字姓称“钮”姓,也有的冠以汉字姓称“郎”姓。“钮祜禄”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氏族。钮祜禄氏家族人丁兴旺,在清代分属于满洲八旗中的各旗下,不单隶属某一旗。
清代的许多名人与文臣武将都姓此姓,甚至皇后、皇妃中亦有不少人出自此姓。例如,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乾隆帝的生母,额亦都的后裔),等等。和珅家族属于英额地方钮祜禄氏。英额系指辽宁省东部的“英崿(额)峪”地方。“英额峪”地方,现在叫“英额门”,是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个乡镇。此地有一条小河名“英额河”,从这里流向西南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界,最后注入浑河。此地原是一个小小的军事、交通要地,设有“柳条边门”(即明朝所修“柳条边墙”的“边门”,即“英额门”)。此地离后金国的都城“费阿拉”与“赫图阿拉”不远,因此军事地位比较重要。
英额地方的钮祜禄氏原本都生活在长白山地区,后来也是跟随建州女真部迁移至此的。例如,清朝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就是“世居长白山”,后来他祖父阿陵阿跟随建州左卫一起,“移居英额峪”。额亦都家族是满族的一大名门望族,家资丰厚、殷实富裕,一直很兴旺。阿陵阿本人在部族中也很有声望,被人们称为“拜颜”(满语,亦称“巴延”、“巴颜”,意为“富翁”)。额亦都童年时父母被仇家所杀,他本人因友人相助才躲过一劫。从此他对仇人产生了刻骨的仇恨,发誓一定要替父母报仇雪恨。当他刚刚13岁时,就只身找到仇家,手刃了杀父母的仇人,可见其报仇的决心和勇气。之后他为了避难,投靠到嘉木湖寨长、姑父木通阿家,恰巧努尔哈赤是他姑夫的朋友。明万历八年(1580年),努尔哈赤留宿嘉木湖,两人相见。额亦都认为努尔哈赤见识广阔,非同凡人,引为知己,决定追随他闯天下。从此他一直跟随努尔哈赤驰骋疆场,成为努尔哈赤的左膀右臂,为后金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和珅家族虽然和额亦都不是直系亲属,但他们同属一个地方的同一姓氏,在讲究同乡关系的清代官场,这一点毕竟对和珅家族是大有裨益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