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隆自己都等不下去了,因为他登基时曾许诺不能超过祖上康熙61年的帝王生活。况且按照惯例,十月初一要颁发下一年的《时宪书》,必须要有新皇帝的年号。所以,乾隆决定昭告天下确定永琰为太子。这样,乾隆才稍稍安下心来。
乾隆一安心,和珅可就慌了神。乾隆是他的靠山,他伺候乾隆几十年,和乾隆帝已经有了超越君臣的关系,一切都得心应手。如果忽然之间换了主子,自己一时难以得到新皇帝的宠信,又无法摸透其心思,那自己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就要付之东流了。于是他用尽各种招数劝乾隆暂缓归政。
尽管和珅谀词如潮,列举了乾隆在位的种种好处,又大赞乾隆的英明神武,然而,这次乾隆是铁了心要退位——他不想食言而肥。善于见风使舵的和珅马上转变风向,他知道无法阻止新皇帝的登基,但是他可以努力在乾隆与太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之间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既能讨好乾隆,又能得到新皇帝的宠爱,让目己成为“两朝股肱之臣”。
和珅为了讨好永琰,以送玉如意为幌子进行试探。永琰其实是个挺有心计的人,他明白即使自己做了皇帝,有乾隆这个实权派的太上皇在,还不是什么都得听他的?所以,永琰选择了隐忍,他为了稳住和珅,对和珅一味顺从,使和珅慢慢产生了错觉,以为此等孺子必可玩于股掌之上。
其实,自康熙诸皇子竞植私党,酿成数起狱案后,清制规定皇子不许与诸大臣有任何往来。和珅却在紧要关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其用心昭然若揭。永琰居然能够<a href=https:///Tags_Nan/ target=_blank>轻松</a>解除和珅对他的警惕和戒心,那个机敏的和珅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难怪有人说,人一着急就会失去智慧。
自以为是的和珅认为自己用一块如意就把新皇帝轻松拿下,却不知此时他正是“猪羊前往屠宰家,一步一步寻死来。&rdquo;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终于看清了嘉庆帝的真面目,可惜为时已晚。
和珅的另一件蠢事就是诬陷洪亮吉。乾隆五十九年到嘉庆二年,连续三年应试会试,主考官居然是窦光鼐而非和珅,副主考是咸安宫官学的正总裁洪亮吉。当惯了这一职位的和珅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本打算趁机捞一把的,现在希望也落空了。
他无法买通主考官,只好去找副主考洪亮吉,希望可以收服洪亮吉,让他为自己服务。照例接触之前要摸一下对方的老底。这一摸不要紧,发现洪亮吉居然是自己的政敌王杰的幕僚,而且,洪亮吉写了很多讥讽时政的诗:
早闻内禅光唐宋,欣喜元年值丙辰。
全楚正欣秋再稔,史官应奏日重轮。
尧阶未在迫陪列,尚愧西清侍从臣。
竟敢讽刺禅位!如此大胆,这还了得!和珅灵机一动,准备据此参洪亮吉一本,说不定还能趁机扳倒窦光鼐,这主考官之位还是自己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