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这份奏折里把接见过程表述得非常清楚,而且接见英使的全过程完全是按照和珅的设计进行的,这几乎是接见过程的全景展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在气势汹汹的英使面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大清帝国的尊严。

接见仪式终于顺利结束了,在此后的谈判过程中,更显示出了和珅的机智和能言善辩。英国使节向乾隆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两国进行贸易的要求,乾隆此时还沉浸在自己大清帝国的美梦中,对此当然不屑一顾。他觉得对英使已经仁至义尽了,就让赶快和珅打发他们回去。

和珅为了全面了解对方的具体情况,就派人前去打探。回报说英国人因远涉重洋,水土不服,已经死了三个人。和珅立刻以此为借口,对马嘎尔尼说:“公使先生,听闻贵国使团中有几位随从不幸去世,我国表示哀悼。我国与你国气候差异甚大,尤其入冬以后,天寒地冻。你们远道而来,一路上也不容易,本应多留你们住些时间。我主万岁体谅你们的不易,鉴于这种情况只好让你们早些回国了。”本来要赶人家走,偏偏还要做出替对方着想的样子,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

马嘎尔尼目的还没有达到,回去不好交代,当然不会轻易回国。他说了几句表示谢意的话之后,就拿出了早已拟好的条约,内容大意是要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并给他们一块地作为货物中转站。

和珅将他们安抚下来后,马上把他们的要求呈报给乾隆,乾隆对这些要求一概拒绝,并给他们下了谕旨说:“我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本不需外夷货物,因为茶叶、瓷器、丝绸乃西洋各国必需的东西,朕体谅西洋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夷人所需。至于额外贸易之事,与天朝法度不合,不准进行,天朝法制森严,每一寸土地都开于版图,不容分制,英人请求赏给土地一事,断不可行,至于英商免税、减税一节,西洋各国均属相同,亦不便将英国上税之例独为减少,公布准则一节,粤海关向有定例,毋庸另行晓谕,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全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和珅看了这道谕旨,就明白了乾隆的意思,对英国使臣也就没必要客客气气了。第二天,和珅立刻召见了马戛尔尼,把乾隆回复英国的国书交给他,示意他马上率团回国。马戛尔尼知道乾隆已经关上谈判大门,只好回国复命去了。

和珅从始至终都参与了英国使臣的这场觐见,他忠实地执行了乾隆的外交方针,即热情又不失原则,使马戛尔尼一行受到了最礼貌的接待、最严密的监视和最文明的驱逐。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出色完成了这次外交任务,和珅不愧是位充满智慧的外交家。

诗人兼管文化事

乾隆帝一生留下了四万多首诗,他一向自诩文采非凡,平日里非常喜欢吟诗作对,觉得自己的诗作上可比李杜下不让温韦。每到一处,总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文学才华。遇到喜欢的景致或建筑,不仅要题名赐字,更要赋诗一首,以表明心志。

和珅本来就是学生出身,后来为了能同乾隆有共同语言,也刻意留心学习作诗,尤其是泛览乾隆的诗作,从中把握乾隆的思想脉络,所以他的诗风与乾隆极为相似,深为乾隆所爱。

历史上不乏专为皇帝吟诗写作的大家,他们用手中的笔墨粉饰太平,为朝廷装点门面,为皇帝歌功颂德,这种诗作往往辞藻华丽,但是空洞无物。只适合迎合皇帝的心情却毫无真情实感。和珅也经常为皇帝捉刀,他的诗还曾受到过钱泳的称赞,说他的诗有佳句可采。

乾隆知道和珅的诗风格与自己类似,所以和珅的诗集中留下了不少奉“敕”而做的作品,如《奉敕敬题射鹿图·御宝戊申》:

木兰较猎乘秋令,平野合围呦鹿竞。

霜叶平铺青嶂红,角弓晓兵寒风劲。

图未制匣宝装成,贮就天章玉彩莹。

文修武备双含美,犹百孜孜体健行。

这首诗是和珅奉命描述乾隆帝打猎情景的,全诗可谓四平八稳,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然而,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只有真正发自作者内心,诗才会有令人感动的力量,我们要了解和珅的文学才华,决不能只看他的御前应和之作,更应该关注那些他真正情郁于中而不得发的作品,从中才能更好地看出和珅的真实水平。

和珅的妻子冯氏在嘉庆三年(1798年)病故,和珅悲痛欲绝,作悼亡诗六首。

其一: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