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金朝时期,“女奚列氏”这个庞大的部落家族人口众多,势力强大,在金国时期出政为官者、执旗掌军者不在少数。其中,比较知名者有先后担任刑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太子左谕德、谏议大夫、提点近侍局、保大军节度使、翰林学士、参议陕西路安抚司事的金中期的女奚列守愚和担任同知会州事的金末期的女奚列甫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与女奚列甫家同一时期的,曾经先后担任西宁州刺史、通远军节度使、陇安军节度使、金安军节度使、最后在蒙古灭金的战争中宁死不屈的女奚列资禄本是汉人,名张资禄,生前因功被金朝皇帝赐姓“女奚列氏”——由此可见“女奚列氏”在金朝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蒙古灭金之后,金朝皇帝眼中的强悍姓氏“女奚列氏”被蒙古人称为“亦气烈氏”。可能出于史料记载匮乏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亦气烈氏”本身已经失去了往昔强悍的原因,“亦气烈氏”在元朝的史料中很少见诸记载,更别说曾经出现哪些名人了。
时至<a href=https:///Tags_Nan/ target=_blank>明朝</a>,“亦气烈氏&rdquo;被改称为“钮祜禄氏&rdquo;。因为人口众多而分布在不同地域的钮祜禄氏,在日后清朝编写的《御制八旗氏族通谱》中又往往被分为“长白山地方钮祜禄氏&rdquo;和“英额地方钮祜禄氏&rdquo;两支&mdash;&mdash;前者以努尔哈赤手下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为始祖,后者则分别以赖卢浑、噶哈察鸾为始祖。其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御制八旗氏族通谱》便可知道,这两支钮祜禄氏都是同一个祖先&mdash;&mdash;索和济巴颜的后代。而且,从索和济巴颜起,直到他的曾孙萨尔都巴图鲁,四代人都是居住在长白山的。
话说萨尔都巴图鲁有四个儿子:老大噶哈察鸾是最先移居英额地方的,老四额素勒勒巴克什的儿子赖卢浑是“后移居英额地方&rdquo;的。其实,萨尔都巴图鲁的二儿子阿陵阿拜颜(拜颜,满语,亦称巴延、巴颜,意为富翁)也曾移居英额,他的儿子叫都陵阿,孙子就是努尔哈赤手下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额亦都年幼时,父母为仇家所杀,到十三岁时,额亦都才“手刃其仇,避走嘉木瑚地,依于其姑&rdquo;&mdash;&mdash;正是为了突出努尔哈赤手下的五大开国功臣之一的额亦都及其家族的显赫地位,《御制八旗氏族通谱》中,“钮祜禄氏&rdquo;才会被人为地分为“长白山地方钮祜禄氏&rdquo;和“英额地方钮祜禄氏&rdquo;两支。
这其中,和珅一家就属于英额地方钮祜禄氏,其直系先祖就是萨尔都巴图鲁的长子噶哈察鸾。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讲。
清朝灭亡后,很多复姓的满族人也都像“钮祜禄氏&rdquo;一样,都已经改为单姓了。如爱新觉罗,原来的意思是“金&rdquo;,清朝灭亡后很多原来姓“爱新觉罗&rdquo;的人都已经改姓“金&rdquo;了;也有少数没有改的,如爱新觉罗.启功先生。又如慈禧太后的姓是“叶赫那拉&rdquo;,清朝灭亡后很多这个姓的人大都已经改姓“叶&rdquo;或“那&rdquo;了。
“钮祜禄氏&rdquo;也不例外。清朝灭亡后,有一些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在清朝灭亡后按照“钮祜禄氏&rdquo;的汉语第一个音节的音译改姓“钮&rdquo;了,还有更多的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则是按照“钮祜禄氏&rdquo;一词的汉语意译“狼&rdquo;的谐音而改姓为“郎&rdquo;,还有人把“钮&rdquo;字的“金&rdquo;旁去掉改为姓“丑&rdquo;的。
当然,我们知道,汉族也有“丑&rdquo;姓,这里不可混为一谈。另外,还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的是,满族的“丑&rdquo;姓还有另外一种由来:满族瑚图氏,满语为“丑鬼&rdquo;之意,世居叶赫地方,后大多改为汉字单姓为胡氏、包氏,也有以汉译本义改汉字单姓为丑氏者。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