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第二十三章 告老还乡(1)
小时候的记忆是从船上开始的。船漂在海上,风吹进童年的梦里。北方的海,不是清澈的蓝也没有温柔的沙,只有粗粝的风和黝黑的浪,沉默而冷峻地拍打着岸边那些荒凉的礁石。在海边长big的渔民的孩子,脚底板都被磨出了茧,光着脚在礁石上奔跑也感觉不到ton,在海水里泡完,r头下一晒,身上脱了层皮,一搓一把盐。抓螃蟹,挖蛤蜊,坐在父母卖海货的摊子旁边一玩就是一天,看着一桶一桶鲜活的海货被人买走,并不知道爸妈一天赚了几个钱,也不知道外面打的到底是什么仗,小孩子唯一殷切的希望就是桶子里能多剩下些早已翻白的死鱼死蟹,这样晚饭时自己碗里就能多两ko荤腥。
生活就只是这些,但生活却又远不止这些。她做梦都想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她出生的这个小岛,除了这个小渔村和目之所及的这片海,除了接踵而来的战乱和穷凶极恶的陌生人,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
没有jao书先生愿意来她们这个偏远的小渔村,所以当有条件读书的小孩子说,真的来了个外面的jao书先生时,big家都纷纷跑去看。她也想去,但她都十六岁了,早已过了读书的年纪,只能留在家帮爸妈卖鱼。她上面有两个姐姐都夭折了,就剩她一个,她妈身体不好也不能再生育,big家看到她爸妈,总是扼腕叹息,说老乔夫妻俩勤劳肯Gan,一生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却落了个绝后的下场,真是可悲可惜。每每听到这些,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更加卖力地帮她爸妈卖鱼。
后来有一天收摊早,她心血来chao跑到村ko去,想用爸妈给的零花钱到集市上买块新的手绢。路过小学校的时候,她好奇地停下了脚步,被朗朗书声吸引了。说是学校,不过就是随便围起来的一间平房一圈院子,几个小孩子就坐在屋外,有板有眼地念着书。“少小离家老big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那位儒雅的jao书先生,就那样斜倚在门前,手里拿着书,也不打开,就持在胸前,随着孩子们的ying诵一下一下轻轻点着掌心。他的衣服破得连补丁都没打,头发也乱得像j窝,但孩子们崇拜地看着他就像看着神仙一样。
他一句一句地给孩子们讲解诗句的意思,孩子们听完便问,“老师,你从哪来?你家在哪里?”
他就笑了笑,说,“big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乘云凌霄,与造化俱。”
孩子们全然听不懂,一个个愣怔着看他。
他就摇摇头,抚掌而笑。“回家吃饭吧,今天不讲了。明天再讲。”
孩子们呼啦散去。只留她一个人还站在院外。
“是什么意思?”她说话没什么礼貌,就那样唐突地问。
他倒也不介意她不是学生,两个人就隔着形同虚设的院墙,细细地讲起了文章。讲罢,他把手里那本书顺手送了给她,“想看就拿去看,哪天看完了到这来还我就行。我要是不在,你就放门ko,孩子们会帮我拿进去的。”
她摇头,“我不认字。”
“那你来学a,”他毫不在意,“反正孩子们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我再怎么jao,也是众ko难调,不差你一个。”
那天她忘了去买手绢,反而抱了本书回家。趁爸妈没注意塞在枕头底下。其中一页他帮她划了线,正是孩子们背的那首《回乡偶书》。晚上她在昏暗的灯光下,用手指一个一个点着字,回想着读音,试图辨认出不同的字形,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困倦得睡了过去,醒来已是天光big亮,爸妈早就出海去了。
“我不行,”她苦恼地在院外跟他抱怨,“我不喜欢看字,太难了。”她挠挠头,“但我喜欢算账,我平时帮我爸妈卖鱼算的账,很快的,从来都没错过。”
“那你也多少学一点写字,”他就耐心地说,“学了够用的字,你就可以算更多想算的账。”
“哪有那么多账可算。”她不以为意,“一天天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钱。”
他就笑了,“当然有,”他看着她,“你应该多学文化,将来走出这个小渔村,去看更big的世界。”
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样的想法,她总是默默地在心里藏着,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更没有人会跟她提起这样的话。
“真的吗?”她欣喜地问,但又立刻失望起来,“你不是从外面来的吗?外面肯定没什么好的,你才会愿意来我们这个破地方。”
他一愣,就自嘲地笑了笑,“我只是暂时落脚,还会走的。”
“回家吗?”她好奇地问。
他摇头。
“那你一辈子都不回家?”
他没有回答。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