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张老爷子和张老太太蔡氏坐在主位,张老爷子左手边是张老三一家,张安仁和老三媳妇,老三媳妇的怀里抱着三岁的女儿小桂花;右手边是张老大一家,张安平和媳妇王氏,王氏嫁进张家的时间最久,前面生了两个丫头,最后拼命才生下了个儿子,取名柱子,今年三两岁,大女儿今年刚成婚,旁边的女娃小娟是她们的小女儿,比初夏大五岁。
离主座最远的是初夏这一世的一家三口,父亲张安民,母亲刘氏,坐在两人中间的则是张初夏。
如果一视同仁,那么座位应该按长幼顺序;以主为尊,以左为贵,从这座位的顺序,也能看出来谁在这家里受欢迎。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一碗水太难端平,前世她就看过不少这样的例子。
从她这些天的观察来看,张老爷子和蔡氏对小儿子是真爱,对老大一家也还不错,相比之下,自己一家就是炮灰。
她还记得以前有个研究,家里有三个小孩,最小的孩子往往是获得父母最多疼爱的,因为小被宠爱;而老大,因为初为父母,所以付出的也多点;而作为中间出生的老二,往往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
她只能用这个结论来解释为什么自家爹没有其他两个叔伯受张老爷子和蔡氏欢迎。
以前看古装剧,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是王公贵族,衣着鲜亮华丽,长裙飘逸,少见贫农形象,书里的描写也多是粗布麻衣。
张家虽然穷,但在村里也属于生活水平中等的人家,大多数人都穿麻布做的衣服,这是一种以各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布料,透气耐洗,也很便宜,不好的就是舒适度不够;全家除了老三家穿的稍好的棉衣外,基本上都是麻衣。
“吃饭了”,张老爷子出声,率先动起了碗筷,这是吃饭的信号,大家也才开始动起来。
桌面上用大陶碗装的野菜,蒸土豆,以及自家腌制的萝卜,今晚还烙了点葱饼,算是加餐。
农家惜油,自家地里种点油菜,成熟后大部分卖掉,小部分运到镇上的炼油作坊里榨油,就这一点油,要管一年,要是遇上收成不好的年份,菜里能有两滴油就不错了。
老太太蔡氏开始给大家打粥,勺掌握在蔡氏的手里,每天由蔡氏进行分配,粥少人多,碗里有多少,能不能吃得饱,那就得看蔡氏了。
先给张老三一家,再给老大一家,最后才轮到初夏一家,锅里的粥已经没有多少,舀起来的时候勺子还抖一抖,这让她想起前世在大学里的食堂阿姨,每次打饭的时候,都喜欢这样操作一番,生怕食物给多了。
给张安民的还好点,刘氏和初夏的都快能映出人脸了。
“你正在长身体,多吃点”,张安民见女儿的碗里没有多少,便准备把自己碗里的粥分点过去。
初夏护住自己的碗,“爹,不用,你干活了多吃点,我人小吃的少”,她怎么好意思要?张安民干活那么累,本来他碗里的粥也不多,就那么一点,估计也吃不饱。
“别管她的,一个丫头片子,又不干活,还想吃多少,给她吃?明天你有力气下地干活?”老太太蔡氏斜眼一挑开口说道。
“初夏她爹,娘说的对,你别管她”,刘氏心疼丈夫,也心疼女儿,可老太太说的对,丈夫是家中的劳动力。
张安民在刘氏的眼神下将碗收了回来。
“鱼,我要吃鱼”,大伯母王氏怀里抱着的栓子手里握着筷子叫了起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