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阑珊(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没有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原来,家住霞宜乡的农民林木木,年初邮购买的几斤水稻种子,播种后,与往常一样进行田间管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不料她发现秧苗变黄,有的都烂了,根据自己的经验,该用的方法都用上,就是不见秧苗好转。这给老实巴交的林木木当头一棒,救不好的话,全年的水稻收入就空了。她茶饭不思,儿媳妇去逝时,十分悲痛但没落泪,这次却躺在床上哭了两天。她想丢了年仅五岁的女儿和两位年迈的父母亲,去外地打工。父母亲看着她伤心地掉眼泪,心里很难过。父亲劝她去妇联所找农技人员,看看有没有办法,如果实在没办法救活秧苗,再做打算。她听了父亲的劝,试着把妇联所的农技咨询当做一根救命的稻草。

那天,林木木冒雨来到妇联所,满脸秋愁容地对丁香说:“近日出现秧苗变黄,有的都烂了,你前一段时间在全乡各宣传防治稻苗知识,所以今天特地请你来帮帮我,救救秧苗。”丁香了解了原委后,说:“我马上跟你一起去。”农村出生的丁香深深懂得,一旦秧苗死亡,那么农民一年的收成就落空了,这对以种植水稻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林木木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说完,她拿着一把雨伞与林木木走出妇联所,两个的身影消失雨雾之中。雨天的山道泥泞路滑,十分难行,她们步行了八公里赶到油坑村。丁香一到油坑村顾不上喝一口水,就直奔秧田,仔细观察秧苗病情,眼前的秧田呈一片黄褐色,秧苗烂叶、黑根,部分已经枯死。丁香提取病秧样本之后,一路小跑将病秧送到乡农技站,乡农技站技术人员给不出救治方案。第二天一早,丁香又带着病秧样本自掏腰包买车票乘车前往市农业局植保站,请农技人员分析病因。农技专家分析认为,油坑村海拔高地温低,今年又遇雨水多,秧苗易犯苗瘟病,须使用农药,同时喷施叶面肥。次日早晨,丁香买好农药,带着叶面肥,马不停蹄地赶到油坑村林木木的秧田,按照农技专家教授的办法对病秧喷药、施肥,并对秧田进行排水保根。三天后当她再次带着农药、叶面肥到林木木秧田喷药、施肥时,发现秧苗已渐渐转绿,并长出新根新叶。秧苗有救了,丁香略宽了些心,笼罩在林木木心头的愁云也散去好多。帮人帮到底,送佛送西天。此后,丁香又先后三次到油坑村帮助指导林木木给秧苗喷药、施肥,观察秧苗生长情况。看着秧苗一天天返青变绿,丁香这才放了心。林木木压在心头的那块石头放下了,愁云驱散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林木木七十岁高龄的老父亲流着热泪拉着丁香的手激动地说:“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人,共产党真英明,老百姓真幸福!多亏了你及时的帮助啊!”

当妇联所帮助林木木救活稻种烂秧的消息传出之后,全乡各村遇有烂秧的农户,纷纷挂电话给妇联所,要求帮助解决秧苗烂秧问题。丁香带领职工深入到相关的村庄宣传秧苗犯苗瘟病的防治知识,指导农民喷药施肥。下洋村的林德弟、林玉斌等四位农户,由于田间管理不善,致使秧苗得病,在丁香和同事的帮助下,得病的秧苗恢复了正常生长。她们望着一片油油的秧田,发自内心地称赞道:“妇联局服务真周到,是我们的贴心人啊!”为了表达心意,她们联名给闽星市妇联局写了一封感谢信。几年来,当面感谢、写感谢信、送锦旗的农民不知有多少人,这位不是“农技专家”胜似“农技专家”的丁香记不清,也没统计。

现在电话、手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老人、小孩都有手机。古人说的“顺风耳”、“万里耳”,是些有特殊本领的人,如今比比皆是。可是在有些地方,固定电话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豪华奢侈品,装一部一般要四五千元,相当普通人七八个月的工资。固定电话安装费用有所降低,大约二千元,那时,固定电话还是一种令人羡慕的高端消费品。

在经济十分落后的霞宜乡营销电话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面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等不靠”、“不喊不叫”,在这块热土上,默默地耕耘着,寻找一切可能的商机,主动出击。改革开放后,霞宜乡里的年轻人整批整批地去外地打工,有经济头脑的,有手艺的走出去经商、办厂。这个人群就是电信的目标客户,丁香就在这个人群中加大了宣传力度。她对老人说,有了电话,想儿女时打个电话,儿子就在你的耳边;对留守在家里的媳妇们说,想丈夫的时候,打个电话就可以与她说说心里话;对外门的年轻人说,儿行千里母担心,每逢节日打个电话向父母亲问候,方便又节省,往返的路费都够装部电话了。事物都是相对的,在金钱与亲情之间,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人们还是选择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一个偶然的机会,丁香得知丁乡一位颇具经济头脑的农民郑谦的妹妹郑正近日即将出嫁,她觉得这是个电话营销的好机会。她找到了郑谦,寒喧了几句,就切入正题,建议郑谦给妹妹装部电话当嫁妆,对外能沟通信息,以内便于与父母亲联系。早就尝到电话便利甜头的郑谦,经丁香这么一说,决定给妹妹的嫁妆中,加上一部电话。邮电所派专人赶到郑正出嫁的东洋村,用最快的速度为新娘家拉线装上了电话。下午,在充满喜庆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新娘到达东洋村,踏进了新郎家,拜堂后,一对新人走进了洞房。这时,优美悦耳的电话铃响了,郑石通过电话第一个给妹妹和妹夫送来了新婚祝福。一对新人的脸上更增添灿烂的幸福,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让在场的亲朋好友羡慕不已。于是,电话当嫁妆成为山村里的一桩新鲜事,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

渐渐地电话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话悄悄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装部电话过年,成了山里人的新时尚,也兴电话拜年了。进入新世纪的大年初一一大早,从闽南远嫁过来的陈萍就到邮电所,在欢声笑语中通过电话,给远闽南的妈妈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和问候。此时营业厅里,还有二十几位顾客和陈萍一样,通过电话给远方的亲人拜年。小小的电话线拉近了远隔千山万水间的距离,多了一份人间的温暖。

由于她工作做到了人们的心坎上。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没有了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