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愚公移山(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三年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骊山园这个AAAA景区就关闭了,接着,发掘团队陆续进驻。兵马俑博物馆仍然在开放,游客骤然增加了许多。

2065年底到2066年初,发掘团队基本完成了地下勘测,确定了地宫的位置和深度,从地表到地宫的石顶为181米。欧洲不是牛吗?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听起来不是很唬人吗?他们曾经得出过结论,认为地宫的深度在500米到1500米之间,听到中国公布的这个数据之后,那个单位的脸一下就红到了脖子根。

发掘团队也找到了中羡门和内羡门之间的墓道。

司马迁说,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外羡门究竟在哪儿,一直没有定论。实际上它并不存在,或者说,它和中羡门是一体的,只是中羡门之外加固的一道石质千斤闸而已。

跟小说《尊敬的秦陵先生》中披露的情况大致相同——地宫外围是八卦形状的陪葬坑,中间是陵墓核心。

小说描写了九层地宫,但发掘团队在地面上只能探测到第一层,再朝下就无能为力了,除非用钻探机打穿第一层的底部,但由于隔着黄土,不确定地下的具体情况,担心破坏封闭的水银层,只能放弃。

跟小说不一样的是——小组在探测过程中,发现地宫内的汞含量超过了标准数百倍,也就是说,下面的空气有剧毒。另外,地宫里也没有任何东西在燃烧,那些所谓的长明灯并不存在。

因此,很多专家对这部号称纪实小说的作品提出了质疑。

朱棉小塘倒是相信,2017年于斯和黄哈哈他们肯定进入过地宫,但那时候地下水刚刚断流,水车随之停止了运作,所以汞含量并不高,50年来,水银一直在泄漏,现在地宫里的汞含量肯定严重超标啊。

接下来,关于怎么发掘,成了专家们争论的焦点。

朱棉小塘并没有资格参加那些会议,发掘团队的代表是刘工桦。朱棉小塘从他嘴里间接地了解到了那些专家的意见——

发掘团队提议,铲平封土堆,由上至下发掘。这也是发掘古墓最传统的方法——直接揭顶,便于清理文物和最大程度地保持古墓形制。另外,只有铲平封土堆,才可能在地面上建造一个巨大的罩棚,彻底和自然环境隔离开,保证揭顶之后有适合文物保存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氧化。为了保险起见,甚至要建立一个真空环境。

封土堆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想铲除它基本等于愚公移山,工程巨大。

很多人不同意。

他们认为,封土也是考古的一部分,和地宫一样重要,不能破坏。另外,秦陵封土堆并不仅仅是黄土,里面藏着九层台阶式夯土建筑,高达30米,它围在墓圹四周,东西夯土台的中间有两个缺口,正好与墓道重合。这座公元前的巨大祭台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欣赏、历史价值,那是不可复制的人文财富。《老子》讲学就曾以建筑作比喻: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它简直就是东方的金字塔,谁会提议把金字塔铲平呢?

但如果不铲平封土堆,就无法建造罩棚,也就不敢开启秦陵。如同你不扔掉一个人的帽子,就永远看不到他的真面目。

经过一个多月的争论,最后刘工桦把朱棉小塘带去了。

朱棉小塘话少,但是句句顶心顶肺,她是刘工桦的撒手锏。

果然,朱棉小塘在会上发言了,她没什么表情,只管噼里啪啦地说,把所有反对者怼了个遍,造成全场静默。

有人质询她的身份,然后她被请了出去。

她无所谓,站起来就走了,不过她一直蹲在门口听,听到关键处,她冷不丁推开门,又噼里啪啦地开炮了……

最后,专家们达成了一致意见——不铲除封土堆,而是把它移开,实际上等于按照原貌重塑一座封土堆,以供后人观瞻。刘工桦给朱棉小塘记了一功。

封土堆是遗址,地宫是墓葬。上面专门给发掘团队下发了一份备忘录,提醒他们:在移动遗址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注意封土堆及其周围有关的遗存,并完成绘图、摄影、文字记录等工作。发掘封土应分部进行,详细观察封土结构,注意封土与建墓、葬俗有关的遗存,做好资料工作……

接着就开始动土了。

首先,发掘团队动用了四个工程队,花了五个半月时间把巨大的封土堆朝着正南推进了500米。

讲讲这五个半月发生的事。

这些施工方并不普通,都是专业的,他们分别从封土堆的四个方向朝内一边探测一边挖掘,以防止损坏意外出现的古物。其中有个工程队的负责人是个女的,酒量特别大,当然这个跟故事没关系。

这天夜里,工程队正在施工,突然在十几米深处探测到了两个很古老的灯具。

那无疑是文物。

工程队的铲车立即停止了作业,连夜请来专业人员,使用考古工具进行挖掘。

他们一直忙活到天亮,终于清理出了一个约6平方米的方形土坑,那两个灯具被黄土包裹着,静静躺在正中央。

专业人员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清理掉了黄土,露出了灯具的本来面目——那是两盏马蹄灯,还散发着柴油味,灯座底部有一行繁体字:民国八年。泾阳灯厂制。

大家有些泄气,这根本不是秦代的东西,只是近代一个普通灯具而已。

在接下来的挖掘中,他们还发现了一具尸体,只剩下了骨架,为女性,手上戴着一只银镯子,上面刻着不怎么好看的花纹,两个接头处刻着“福”和“寿”,那个“福”字的个别笔画有点磨秃了,更像个“祸”字。

有人小声提到了《尊敬的秦陵先生》:“那部小说里写过,有个道士的老婆被埋在了这个封土堆里,她就戴了个银镯子……”

我粉丝。

很多人没看过这部小说,立即打开电脑悬浮屏幕,搜到了这个故事,查找关键词“银镯子”,果然看到了相关的情节。

有人说:“这个作者会不会是个变态,他杀了一个女的,给她戴上了这个银镯子,埋进了封土堆,然后又写了那部小说呢?”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