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这是传统的理论。
英年早逝的美国航天员和科学家卡尔·萨根却认为,这都是无稽之谈。这些条件对于地球上的生命体或许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人类在木星上肯定无法生存。
但是还有其他的生命。
目前,木星被认为是宇宙中人类最不想拜访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有毒气体的庞然大物,是地球重量的 309 倍,内部深处是金属内核,表面是固体,但是人们绝不愿意在那里着陆、散步。否则,我们要么被那里的气体压成肉泥,要么就会被可怕的热量烤成肉串。大自然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完全不适合出现生命的环境,就算萨根也会对此表示同意。
但是气体层的高处却完全有可能产生生命。木星大气层里充满各种有机分子,对于产生光合作用的生物而言,这里有极佳的原料,然而它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进食和繁殖的过程,因为迅猛强大的引力会将它们吸入地面。人类的死亡原因有很多:年老体衰而死、被汽车撞死、在喜马拉雅山上冻死、在浴缸里淹死,或被鱼刺卡死。但木星上的生命却无一例外地是被引力拉向地面而摔死,并且注定要被烤成糊状。
萨根把这种形式的生命称为“沉沦者”。某些浮游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储存氢气,这样它们就变成了“浮游者”,像齐柏林飞船那样漂浮在木星的大气层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大型水母。这些生命的体格庞大无比。地球上的航天员驾驶着宇宙飞船,焦急地寻找出口时,或许会骤然发现,自己原来被什么东西吞下去了。我们当然更愿意假设浮游者不会吞噬航天员,它们应该更像地球上的须鲸,一种温和的庞然大物,只靠吃一点有机体为生。某些小型浮游者则走上另外一条路,它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逐渐变成了猎捕者,到处追逐着其他温驯的同类。与此同时,一些微小的生物又会寄生在浮游者和猎捕者身上,这样就逐渐形成一条复杂的食物链。最后,我们可以想象出大气层表面和铁核中的“单细胞鳍极生物①”,以及依靠从天而降的动物遗体为生的“分解体”等等。
不管萨根的幻想故事显得多么诱人,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拥有水分的行星为生命的演进提供了丰富的竞争者。而陆地——请不要与固体表面相混淆——则是一种纯粹的奢侈品。所以,航天员和地外生物学家才那么热衷于寻找含有水分的星球,并且设想出种种激荡人心的画面。
让我们最后一次从机舱中开出猎户座号太空巡洋舰,把熨斗操纵器擦亮,倾听那带有莱茵地区口音的倒数计时。数到 0 时,飞船一阵颤抖,然后被人工制造的漩涡吸入高空。突然出现一道日光!我们在漩涡中升起,一个接一个地穿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电离层,最后来到逃逸层,而且一直伴随着有节奏的主题音乐。
你知道吗,那是啪……啪……啪啪啪……
管风琴的声音!这些现在都已经没有了,只会出现在未来。
星星闪烁着寒光。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