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也不例外。李鸿章非常器重马格里,遇到疑难问题,总是找马格里做顾问。 当然,李鸿章并非甘愿长期仰赖外人。他认为起初不得不雇洋人指导,但“经

久之道”还在于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希望“内地员匠,学其器而精通其意, 久之自能运用,转相传习”。“雇用洋匠”和“定购外国机器”,也必须坚

持自主之权。他特意向清廷称颂为此而做出贡献的湖北补用道沈保靖,说沈 保靖“前经臣委令督办上海机器局,事事皆赖其创制,如雇用洋匠,进退由

我,不令领事税务司各洋宫经手,以免把持。定购外国机器,货料自择,各 洋商评订收货给银,务取该国发货洋文单为凭。委员各有专司,其冗食不究

心者汰去之。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无稍冒混。立法最称精善。”②

李鸿章创设沪、宁二局,制造精利武器,装备清朝军队,虽然具有“靖 内患”、“御外侮”的双重意图和作用,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中国社会

主要矛盾的变化,所谓“靖内患”和“御外侮”两者的地位却有所不同。沪、 宁二局在创办后的 5、6 年间,矛头主要是对着国内人民的。当时在共同镇压

太平天国的基础上,中国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之间出现了一个暂时的

“和好”局面。清政府对外国侵略者采取了“守定和约,绝无更改”、“遇 事曲从,故为迁就”的方针,不惜以民族国家主权来换取“大清社稷之安”。

外国侵略者则采取了所谓“合作政策”,主张各列强在一切有关侵华的重大 问题上彼此进行协商合作,不用单独的军事手段而用联合的外交手段来实现

其共同的侵略目的;各列强赞助清政府镇压人民革命、维护统治秩序,而清 政府则必须忠实履行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义务”。这种“合作政策”,对

各个列强都是有利的。在中外“和好”之际,清朝封建统治继续受到国内以 农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冲击。南方的太平天国余部、北方的捻军、

以及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反清斗争,方兴未艾。其中捻军一度掀起强大的 风暴,横扫中原、华北各省,威逼京畿重地。

基于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清朝统治者深感“心腹之害”,并非外国侵 略者,而是奋起反抗的各族人民。李鸿章环顾左右,清醒地认识到当务之急

是“靖内患”,而不是“御外侮”。因此,他在沪局创办伊始,就指令“仍 以铸造枪炮、藉充军用为主”①。当时铸造的枪炮,还是旧式的前膛枪、劈山

炮和生铜炮。1866 年他对总理衙门说:“从前置办机器之议,本为兼造枪炮 轮船而设,当时以轮船体大物博,未易挈短较长,而洋枪小炸炮最利陆军攻

① 李鸿章:《复陈奉旨督军河洛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 9,第 56 页。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