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的清军统帅、云南新任巡抚唐炯却“弃军而逃”,“率行回省”,黑旗军也 因寡不敌众而撤退。法军在 12 月 16 日占领山西城,致使清朝统治层中的某

些人仓皇失措,甚或有撤防之议。然而这时李鸿章却“慷慨激昂”地发出主 战的呼声。12 月 17 日即法军占领山西的次日,李鸿章上《遵旨妥筹边计折》 说:

??臣惟中外交涉,每举一事,动关全局,是以谋画之始,断不可轻于 言战,而挫败之后,又不宜轻于言和。刘永

福以新集之军隔河而守山西,本是危道;杀伤相当,弃城走险,疆域胜 负,彼此何常?此意未足介意。即敌或径犯北宁,三面受兵,势颇难守。然

我兵终无遵罢之理??岂可望风震慑,仓卒撤防,使法窥我内怯,要挟多端, 增环海各国狎侮之渐哉?

夫南宋以后,士大夫不甚知兵,无事则矜愤言战,一败则诓儒言和,浮 议喧嚣,终至覆灭。若汉、唐以前,则英君智将,和无定形,战无定势。卒

之虚憍务名者恒败,而坚忍多略者恒胜:足以知致敌之奇,终在镇定。伏愿 朝廷决计坚持,增军缮备,内外上下,力肩危局,以济艰难,不以一隅之失

撤重防,不以一将之疏挠定见,不以一前一却定疆吏之功罪,不以一胜一败 卜庙算之是非,与敌久持以待机会,斯则筹边致胜之要道矣。①

纵观李鸿章此番言论,其中对士大夫“无事则矜愤言战,一败则诓懦言 和”的指责,显系针对曾经攻讦过他的某些主战论者而发的,虽然挟杂私人

成见,但也不失为切中时弊、合情合理之言。他对战局的分析和预测,应当 说是符合实际、颇有见地的。“决计坚持,增军缮备”的主张尤为切要之见,

难能可贵。而四个“不以??”之论,在对清廷的委婉批评箴劝之中,显示 出从全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的见识。这些,都是应当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李鸿章此时的表态,不仅是由于谈判破裂、战局已开的 形势激发了他的对外抗争性所使然,而且与清流派的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中

法交涉以来,清流健将对李鸿章有打有拉,既时有责言,抨击他“怯敌”、

“过于谦和”;又设法联络,力图对他施加政治影响。1883 年 12 月张佩纶 进入总理衙门任职,他

因“全力主战”,被有的外国人视为“骄矜无知和中国式爱国主义——

① 曾纪泽:《伦敦复左中堂》,《曾惠敏公遗集》,文集,卷 5,第 8 页。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