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还有,他把事物的转化说成“物化”,即一切都是“道”的变化,道生万物,道也能变化万物。《齐物论》的最后写了一则有关“物化”的寓言,就是有名的“庄生化蝶”的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过去庄周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飞舞自得的蝴蝶,生动活泼,自己为适合心意而感到愉快,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可是过了一会儿他睡醒了,意识到自己仍然是庄周,感到惊疑不止。

不知道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周和蝴蝶毕竟是有区别的。这种物我的变化就叫做物化。

这就是说:庄周也罢,蝴蝶也罢,其实都是道的变化,就是“物化”外形虽然变化了,而其实质“道“并没有变化。事物千变万化,给人以“物不齐”的感觉,如果能透过事物外表的不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都是“道”,那么,万事万物自然就齐同了,这就是“齐物论”。我们知道,事物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能够转化的乃是现实的、具体的矛盾。庄子提出一个玄妙万分的“道”,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无条件地随意转化,这就属于唯心主义的幻想。

他用这种高深、神秘莫测的理论来否认了万物的差别,抹煞一切矛盾,不过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求得内心的安宁罢了。

《逍遥游》、《齐物论》和《庄子》中其他许多篇章都反映出:庄子对事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在变化,对事物的相对性和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都有一定的认识。虽然,庄子把这种相对性绝对化了,否认小大之分和是非之别,抹煞了客观真理的存在,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这是庄子唯心主义的必然归结。但是,在庄子的思想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因素,这毫无疑问是庄子哲学思想中非常可贵的成就。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有种种表现。有的人强调主观精神,却是为了逃避现实,抹煞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和斗争,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屈服。显然,庄子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他的消极厌世的人生观的理论依据。

3

《养生主》的主旨是讲庄子的“缘督以为经”的人生观。主,主宰者。养生主是指支配养生处世的原则,或者说是养生之道。他主张顺应事物之自然法理,而不被外在的物欲所拘泥;忘却感情,同时又不违逆自然。这一篇中体现了庄子的人生观。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