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两年以后的下一次总统竞选,乃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几年来道格拉斯就一直在为此暗暗较劲。民主党色厉内荏,而辉格党则也沦落到了解散的地步;最后人们决定组建一个新党。两个老党里的“自由工人”和反蓄奴制的人们在美国的一批精英们的倡导、鼓动下联合了起来。他们自命为共和党,以示将继承杰斐逊的遗志。二十年来杰斐逊一直都是林肯的偶像。他们选择费城作为党派成立的地点,是想显示本党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的,约翰。弗莱芒特这个伟大的英雄和冒险家,开路人和先锋被推举为总统候选人:无论从外貌还是年龄,经历还是思想他都能和当时民主党派候选人,年迈的布坎南旗鼓相当。

在共和党成立时,林肯的德高望重是不言而喻的:共和党其实就是他的党,从一开始,人们就有这种强烈的感觉,以至于在费城这个他个人影响力并不大的地方,他也差一点被提名为副总统的候选人。他认为,在自己个人人生轨道上,是命运安排他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道格拉斯的野心孕育出了堪萨斯的法律,导致了大妥协案的瓦解,又引发了民主党的危机,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党派,而建党初期这个党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在林肯强壮的肩膀之上。这样看来,党派成长起来之后,林肯也就无疑可以站到它的肩膀之上了。这种优先权没有任何头衔作为标志——因为林肯没有成为哪怕是某个最小的委员会的主席——建党前后,这种脱离了等级观念的权力却不经意地落在了他的头上,一个刚刚成立的委员会建议他作为伊利诺伊州州长候选人。

大家,包括他本人都清楚,这是通往总统宝座的重要一步。可出人意料的是,他拒绝了这一提议:“如果我当选了,那么民主党人就又会说,你们成立的共和党只是想让辉格党死灰复燃而已;即便当选了,我也还是个辉格党人的代表,建立共和党的新思想便会不复存在了。”于是他推举了一位完全可以为共和党取胜的上校作了候选人。这种审慎,在林肯身上并不陌生,现在也已经不再是同样多的谦虚和聪明使然了(虽然后者的成分可能更多一些);从多种多样的事实中人们可以发现,他现在有多么自信!

因为他已经是第四次为总统竞选进行宣传(当然也是最后一次),所以许多城市包括布鲁明顿都邀请他去演讲。他在布鲁明顿市进行的演说很可惜没有被记录下来,这里事出有因:林肯讲了几分钟后,所有报社的记者们都扔掉了手中的笔,呆呆地听着。他们受到那样强烈的震慑,就仿佛当年海伦出现在特洛伊的城墙上时一样。荷马不就是通过描写当时坐在城前的男人们的表现来描绘海伦的吗?这次演讲的所有在场者都这样描写了林肯,他看上去仿佛正在接近人生中的危机。开始有些犹豫,后来就变得十分坚定了,他挥动着双臂,从后面走到台前,慢慢地,双手叉腰,面无血色,目光如焚,声调激昂,在场的人都相信,这个人将来肯定会干番大事业:“是的,一时间他居然像是个神灵一般踮起了脚尖。”一位法官这样写道,“现在对我来说,他是我曾见到过的最美的人。”

他之所以如此激动的深层原因在于南方一场运动的迅速蔓延,他们公然叫嚣着要脱离合众国;凭借他先天的预测本领,他看到了这次运动的危险性。他害怕后果会无法收拾,一心希望能阻止南部脱离联邦。这里林肯更多讲到的是合众国而不是蓄奴制,在这里他更多地是使用警喻式的而不是说服式的口吻,这座小城的人们都想抓住时机,去听一听他关于民族价值观的先见性的言论,因为一般情况下,这种言论只有在那华盛顿封闭的内阁会议里才听得到。的确,他所讲的人们都理解了,也很容易地接受了;这些经济和道义上的问题都演变成了一个基本的生存问题。布鲁明顿人第一次听到了脚下的阵阵雷声,掌声和喝彩声掩饰不住人们喜忧参半的心情。“我们不会脱离合众国,你们也休想!”最后,林肯仿佛面对着敌人一样吼出了这句话——此后这句话被他无数次使用,以表达内心的气愤。

不久,这次演讲便传遍了整个伊利诺伊州,人们都想拜读这篇讲稿,却不能如愿,几个听过演讲的学者当时这样说道:“一个新的总统正在这里成长!”

十二、新的征程

布坎南当选了总统。民主党又赢了,但是它却已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原本高达四百万选票中的一百三十万人加入了和自己对立的新党派,这无疑给了他们一个警告,这个民族的精英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奋斗着。爱默生,莫特利“和诗人朗费罗之所以没有去欧洲,就是希望能在这里投上自己反对蓄奴制的一票。新的参议院中坐着的领导人物蔡斯,一个明理而又坚定的人,年纪尚轻,目光炯炯,也曾写下一篇赞颂自由,反对奴隶制的宣言。他的旁边是赛华德,一个高大瘦削的人,野心勃勃,不可侵犯,锐利的目光总能发现潜在的对手。平时与人为善,但有些过于乐观,常会乐极生悲,他对面坐着的则是那些多年以来为大妥协案的延续做出努力的人们。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