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为了安慰媚娘,李治也表现得格外慷慨,下令追赠杨氏为鲁国太夫人,钦赐谥号曰“忠烈“。自古非宫廷女子罕有谥号,而杨氏不但得到谥号,还十分庄严,“忠烈“二字哪里像赐给命妇的?简直是视之为社稷之臣,或许这也是为了表彰当初她在打倒长孙无忌时做的贡献吧。除此之外李治又委任司刑太常伯卢承庆为监护大使,右肃机皇甫公义为副使,前往岐州奉迎夫人棺椁;国家虽在困难之时,但他还是拨出不少内帑,为杨夫人修建坟墓——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杨氏临终遗言,她死后不到文水县与丈夫武士彟合葬,而是回杨家故里,葬于雍州咸阳县她父亲隋朝宰相、郑恭王杨达的坟侧。或许在杨夫人心目中,始终认定自己是高贵的隋朝宗室,相较那个曾给她烦恼的武家,她还是更重视自己娘家。不过也有好事之人揣测,因为她生前与武家关系不佳,戕害前房儿女,又把周国公的封爵弄到外人身上,或许是怕葬于文水会遭武氏族人唾弃!
无论如何这个不合常理的遗嘱媚娘还是遵照执行了,坟墓也修得又快又好,只用了不到六十天,而且李治亲手题写了墓碑,又赐东园秘器,令宰相戴至德持节吊祭,京城九品以上文武官以及诸命妇送至渭水桥,又赐鼓吹仪仗,一切礼仪都依照亲王丧礼的规格。不过国事严峻,加之李治身体欠佳,无法亲自出面,送葬之事都交由媚娘自己操办;武敏之作为周公爵位的继承者,身穿重孝停职守丧。远在相州的燕太妃、越王李贞母子闻知噩耗也很快赶来了,媚娘一见表姐紧紧抱住,姐妹相拥一路唏嘘,直至咸阳下葬。
此时已是九月,秋风瑟瑟,阴云漫天,今岁时气依然不佳,似乎苍天都在替媚娘难过。在寒风中望着母亲的棺椁一点点被埋葬,媚娘肝肠寸断,却又有一丝解脱感,作为女儿她已功德圆满,接下来的日子又该为何事而奔忙?下葬完毕,她向母亲的坟茔郑重叩拜献上祭品,并顺便拜祭了外祖父杨达,正考虑是否停留两日权作守孝,忽有宦官从长安赶来,告诉她一个消息;她闻讯立刻拭去眼泪,登车折返——李治风疾复发,晕倒在宣政殿!
三、以退为进
当媚娘满头大汗赶回长安东内时,众侍臣已将李治移至蓬莱殿,让皇帝平躺休息。尚药奉御上官琮和蒋孝璋,一个针灸、一个配药;李弘、李贤、李显、旭轮乃至才刚五岁的小公主都满面关切地簇拥在病榻前。
听到动静李治微微睁开双眼,见媚娘回来终于长出一口气,挣扎着指了指身边的几案。
媚娘这才注意到,除了药碗,桌上还放着厚厚一大摞奏疏,不知李治是何用意,赶紧拿起观看。第一份是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的告灾文书,反映州中干旱严重,今岁粮谷难收等状。同州属于京畿之地,一旦缺粮问题严重,媚娘不禁蹙眉,再看第二份,乃是坊州(今陕西黄陵)上奏的,内容大致相同;第三份又是鄜州(今陕西富县)上报的,同样是灾情汇报。媚娘也没耐心细看下去了,索性摊开来数——短短半月之内,天下四十余州上报旱灾,土地干涸颗粒无收,且大半皆在关中!
也难怪李治着急病倒,关中乃是大唐王朝核心,不仅百姓众多,还有许多宫殿、官府、军府,单单一个长安城,皇宫内外多少士兵、宦官、宫女?朝廷百官及其家眷、仆从又有多少?首善之地一旦出现粮荒,必然天下骚动,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单是今年闹灾也罢,去年就是个大荒年,关中诸仓粮秣已然见底,这个大亏空怎么办?眼瞅着快到冬天了,难道叫百姓冻饿而死?先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败仗,紧接着又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灾害,李治焉能不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