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在这次晚会上,我听到了两首终生难忘的歌曲。一首是《民主自由歌》(?),其中一段至今记忆犹新:

为什么十家房子有九家空,为什么十个人就有九个穷?

都只为旧社会不讲民主,军阀们官僚们到处横行。

再一首就是《东方红》。可以肯定地说,这首歌当时已明确以这个名字命名了。而且第一段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第二段是“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第五十四章(2)

1985年厦门大学师生合影徐非光说:

我不记得当时是否发过这首歌的歌片,但第二天起,整个烟台军民都在高唱这首歌了。接着,这首歌就在整个胶东解放区广泛流传开来(当时两个歌剧的个别唱段甚至也得到流行,例如“王木匠在黎城县,买了一把锉……“,我们许多年轻人都可以哼哼)。

一首歌曲这样引起轰动,得到如此迅速的传播,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得力于它的歌词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唱出了群众的情绪,也得力于它的曲调优美、动听、欢快。这个文工团的演出,对当时胶东解放区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和冲击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这首《东方红》。

徐非光推测说,这里说的“总政文工团“,大概就是公木同志说的“东北文工团“。因此,我对“《东方红》首次演出在沈阳“一说,不能不表示怀疑。因为该团在烟台的演出,肯定是在沈阳演出之前。而在烟台的演出,肯定是已经正式用《东方红》的歌名了。对于《移民歌》这个名字,我不仅没有在那次演出中听到,直至后来也从未听到过。徐非光认为,《东方红》早在沈阳之前,就已在烟台演出,并在烟台和胶东半岛流传开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