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荔尾是广东的一个地名,石声汉先生曾经在那里教过书,所以他给自己的词集起名《荔尾词存》。《荔尾词存》是差点从我们这个世界消失的一本书,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石声汉先生的书都被没收了,《荔尾词存》的手稿也被没收。石声汉先生去世八年以后,1979年,西北农学院在清理“文革”弃物的时候,被他的学生姜义安先生看见,把这一本手稿抢救回来,交给了他的子女。

石声汉先生的子女想把他父亲的这一本词集出版,他们找到了吴大任先生。吴大任先生说,你们要出版这本词集,最好找一个研究词的人写一篇序言,证明他的词是果然在文学、在词学方面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出版的,值得流传的,你们就去找叶嘉莹给写一篇序吧。那一年我从加拿大回到北京的老家,石声汉先生的儿子,清华大学的石定机教授就到北京我的老家来看我,希望我为他父亲的词集写一篇序言。石定机先生在跟我弟弟谈话的时候,我打开了这本词集的手稿一看,我就折服了。这么好的学者,写这么好的书法,填了这么好的词作,胜过我们多少研究古典诗歌的人!我当时就对石定机先生说,我一定给令尊大人写这篇序。

石声汉先生写的词胜过了我们一般研究古典诗词的人的创作,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是研究古生物学、古农业的,他不像我一辈子就是在古典诗词里边打圈子。我的脑子里边所背诵的都是古人的诗词,我拿起笔来填词:写春天,我脑子里边就跑出来很多古人写的春天;写秋天,我脑子里边也跑出来很多古人写的秋天。于是我的笔下写出来的,就有很多是古人的感情、古人的语言,我就被它圈套住了,不能跳跃出来。而石声汉先生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既有这么好的古典修养,而他并不以诗词名世。他是研究科学的,他既有古典的修养,但是他又不受古典的约束。一个人能够深入进去,而又能够跳跃出来,没有被它圈套住,真的是了不起。

石声汉教授是一位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一生留下近六百万字的科学著作,是我国植物生理学和农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1936年获伦敦大学植物生理学博士学位。他两度执教于西北农学院,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深受师生爱戴。石声汉先生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受到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的重视,在他撰写的《中国科技史》中,多次引用石声汉先生的论著,共同的事业使得他们之间从40年代就成为知己的好友。1958年李约瑟博士访华,曾经向中国科学院提出要求,请石声汉先生到英国三年,与他合作完成《中国科技史》中的生物卷、农学卷。可惜在当时的背景下,没能实现。

石声汉

石声汉先生勤于笔耕,在“文革”期间被批斗、抄家,所有的书都被抄走、被封存的那样恶劣环境下,他也没有停止工作,直到1971年病逝。石声汉先生终身从事古生物学跟古农学的研究,他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就写了《〈齐民要术〉今释》、《〈氾胜之书〉今释》、《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农政全书〉校注》、《〈农桑辑要〉校注》、《中国农业遗产要略》、《中国古代农书的评介》、《辑徐衷〈南方草物状〉》等多种著作。他留给我们最后的文稿甚至是写在报纸边上和烟盒纸上面的,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石声汉先生花了多少时间和生命去写作,我们不能够想象他所花的时间是什么样的时间,他所花的生命是什么样的生命。当石先生写这些书的时候,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而且正在受迫害之中。白天把他拉出去批斗,晚上点着灯继续写作,他不甘心放弃,因为他知道他所研究的这个学问的价值和意义。他是怎样写的稿子呢?看一看他写的一首《浣溪沙》: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