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就在鬼子就要进城的那天夜晚,我们坐上黄包车。外面下着大雨,油布把车给挡住了。我透过油布的缝隙,看见一盏黄黄的小灯吊在车轮子上,一抹清光撒在柏油路上。想到我深爱的北京就要不再属于中国人的时候,真是凄凉得很。当时,我们连眼镜都不能戴,不要说带什么书和纸。因为只要日本人说你是知识分子,就随时可以把你拉出去杀了。我当时身上偷偷地带着一张自己画的鲁迅的肖像。你看,我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崇拜他。所以,我开始对你父亲就很尊重,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我知道他是鲁迅的学生。然后,我们一家到了火车站,那又是另一幅景象。人们在那里乱成了一团,因为那是最后一班去天津的火车。都在拼命往上挤,我们终于上了车。本来开到天津的路只有两个小时,却走了一天一夜。在车上,我看见一个大学生在和日本学生吵架。我们家的人都害怕得要命,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来的时候,妈妈推着那个大学生说:‘你赶快走,赶快走。日本人就会来杀你的。’这个大学生就在中途跳车跑了。

“到了天津站,一会儿就有一队日本兵捧着一个骨灰盒,上面用一块雪白的布包着。他们捧着它‘跨跨跨’地走过,大家就立刻给他们让路。他们满脸怒气,可怕得很。我妈妈看得吓坏了。最坏的是,在走出车站的路上,就这么一点点宽的路,两旁站着日本兵,手上拿着枪都上了刺刀。我们这些中国人就全都低着头,像是给送到屠宰场去的羔羊一样,向前方走去。每隔这么一小段路,在日本兵后面就有一个凳子,上面站了一个汉奸特务。只要他向什么人一指,两个带枪的日本兵就走上前,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出,就把那个人带走了。那种静默,让我们吓得气都透不过来。那段路长极了,我觉得我总算走过去了,没有被日本人抓去。你说我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会不抗日?

“那时候,个人能有多少力量?除了国民党,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当时不是执政党,可是它一直在那里号召大家抗日,组织力量和日本人打。到了后来,共产党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我们怎么能不相信它?抗战前国民党奉行不抵抗主义,国难当头的时候,一个正义的中国人、知识分子谁会去相信国民党?……你想想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亲身感受到人与人的不平等,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如果他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他会怎么想?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一代人会参加共产党呢,如果都是住在清华园就绝对不可能。”

日子还在那里过着,不紧不慢。不论爸爸妈妈还是元化叔叔,在我的现实生活里,常常变得很生疏。于是我也必须不紧不慢地寻找他们的过去。

妈妈也加入了革命队伍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日本人的炸弹扔到了上海。

国民党地方部队出来抵抗,打得很激烈,双方都伤亡惨重。但是,日本人还是把上海占领了。伤兵向江南运送,妈妈的学校不再上课,开始帮助政府做抢救伤兵的工作。她从镇江回到了无锡,那里家家户户把自己的被子、床单,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捐献出来。大户人家腾出地方让伤员住下。上海的文艺团体在大街上搭起了舞台,一遍又一遍地演着《放下你的鞭子》。落幕的时候,舞台上,戏中卖艺的老人,正举起了鞭子要打他的女儿,因为女儿失去了声音,无法演唱,无法再卖艺挣钱了。女儿用沙哑的嗓子,躲在一边偷偷地哭泣,父亲猛地举起了鞭子朝女儿打去。刹那间,有人冲上前,抓住了老艺人高举鞭子的手臂,大喊着:“放下你的鞭子,我们中国人应该去打日本人。”大幕就在这个瞬间落了下来,观众都被激动了,人们呼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不做亡国奴!

大一点的孩子,成天跟在演剧队的后面,到处看他们演戏……城市里弥漫着压抑却是非常兴奋的骚动。妈妈和她的同学陈日蒙时时刻刻都在谈论着国家的命运。妈妈说:“我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们一定要行动了,国家不能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不然,我们怎么向中国的子子孙孙交代?”

如果说,我一直在跟母亲吵架。听她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突然间,心里会闪过一个愿望,多么希望和母亲一起分担整个命运。我说不出为什么,特别想哭。不是为了母亲,而是为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为什么一代一代的人,都要经历这样艰难的时刻?甚至连她们的民族意识,都让我感到一份深深的内疚,不是怕死,不是的,是想到不能改变的命运,想到不能让母亲生前得到快乐,不能为她分担这份艰难,是因为内疚而哭泣。

陈日蒙说:“我们读了那么多书,是为了什么?我们就是要寻找到一条光明大道。我们一起上延安去,去寻找共产党!只有共产党是真心在救中国,在为大多数人谋求利益。”(陈日蒙是一个大资本家的女儿,她比妈妈激进得多。她常常介绍一些苏联小说让妈妈看。)高尔基的《母亲》把妈妈点燃了。用妈妈的话说:“我在书里看见了自己的童年,我完全被小说征服了。我确实感到,只有干革命才是我的出路。你外婆说的穷秀才寒窗十年的故事,刹那间变得愚不可及,我觉得必须像陈日蒙那样,走出自己的旧生活。”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