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王充对世俗迷信也作了批判。他指出根本无法通过卜筮预知吉凶,因为卜筮的结果可随意解释。雩祭求雨,百无一用,因为阴阳变化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禳灾、祭祀、巫祝这些做法并没什么意义,祭祀仅可作为纪念祖先的一种仪式。当然,王充对神学的批判还不够彻底。他主张“神道设教”,赞同保留某些宗教仪式,在《感虚》、《商虫》等篇中,还明显带有天人感应神秘主义思想影响的痕迹。

性命论

既然人和物都是由气而生,那么为什么人和物有差别,庶民和王侯也不一样呢?那是因为人有性和命。

在人性论方面,王充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雄的性善恶相混论。他将人按照品德高下分成三类,认为中等以上的人性是善的,中等以下的人性是恶的,中等的人性是善恶相混的。说性无善恶,就像说人的才能没有高低一样荒唐。他认为人性与人才一样,极好的(善)和极差的(恶)很难改变,而中人之性是易于改变的。改变人性的手段是教化。他举例说,文吏自幼习笔墨,不闻仁义之语,长大为吏,徇私害民,舞文弄法,但他们不都是具有恶的人性,所以为恶是因为所学习的东西违背了圣人之教。《率性》篇说,性恶的人心就像木石一样,但木石尚可为人所用,何况人心并不是木石呢?总的看来,王充承认人性均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尽管王充曾说过天生的极善极恶的人是不可改造的,但一般而言,教育和学习还是可以改变人性的。

《论衡》中多处谈到命,但凡人的寿夭、贫富、贵贱、吉凶皆归结为命。人的寿命为什么有长短之别?王充说禀得坚强之性者,气丰厚而身体强健,寿命就长;禀得软弱之性者,气单薄而体质羸弱,寿命就短,这就是“寿夭之命”。人的贵贱贫富又是什么决定的呢?《论衡·命义》篇说:“天布施元气而众星布施精气,众星之气包含在天施的元气之中,众星尊卑大小不同,所施精气也随之不同,于是得高贵之气则高贵,得低贱之气则低贱。”王充将人的一切差别皆归结为所禀元气的不同,这样做过于简单。当他用气说明人的自然属性时,多少带有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但当他用气说明人的社会属性时,得出与神学命定论近似的结论,便不能不陷入神秘主义的窘境。

王充认为,人的性与命都禀气而生,但它们却有质的区别。《命义》篇说:“性决定人的操行善恶;命决定人的祸福吉凶。有的人行善得祸,是因为性恶而命吉。性有善恶,命有吉凶,二者不能混淆。性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而命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也不可逃避的。”王充要人们听从命运的摆布,放弃任何主观努力,这种消极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又可以发现王充命定论思想的积极方面:王充是从无神论观念出发,为驳斥神学目的论而阐扬元气命定论的。神学迷信认为,品德善恶引起了人的贵贱贫富、寿命长短等,这是上天根据人的德行对人的赏罚。由此推之,必得如下结论:积德行善便可富贵长命;作恶缺德必然贫贱早夭。但现实证明并非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就曾列举与此结论矛盾的现象,王充在《命义篇》中对此作了更加详尽的批判,在他看来,神学家们提出的上天扬善抑恶、赏善罚恶之说,根本难以立足。他找不到批判的武器,不得不用气的命定论代替神学目的论。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