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阎姬以外戚之女的身份被选中,从此进入安帝后宫。阎姬出生显贵,容颜俏丽,又略通文墨,可以说是才色双全,入宫不久,就大获无能好色的安帝的恩宠,很快被立为贵人。在此之前,安帝最喜欢的李夫人已为他生育了皇长子刘保。安帝曾有意立李氏为皇后。阎姬进宫以后,安帝有了新欢,夜夜专宠阎贵人,李夫人慢慢失宠,立她为皇后的念头也在安帝脑中无影无踪了。当时安帝尚未亲政,邓太后独掌大权,由于阎氏与邓太后有着一层亲戚关系,再加上最得安帝欢心,因此,在元初二年(公元115年)被立为皇后。
阎姬有着特别强的嫉妒心,即使当了皇后,也仍不满足,怕安帝旧情重燃,再宠李夫人。再加上她自己一直未怀孕,膝下无子,很担心刘保被立为太子,那样的话,李夫人母以子贵,就可能将她的皇后之位夺去。因此,阎姬把李氏视为心腹之患,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她利用安帝沉迷女色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弱点,诬告李夫人不守本分,与外朝官员勾结,企图谋反。这把李夫人吓得魂飞魄散,竟服毒自尽。阎姬逼死了情敌,还想将刘保一同害死。全靠邓太后的护佑,皇子刘保才逃脱毒手。从此以后,阎姬一直缠着安帝,不让他立即册立太子,哄着安帝说,由她这个正宫皇后为安帝所生的儿子做太子,才名正言顺。安帝为她着迷,处处迁就,立太子之事便拖了下来。但是,五六年过去了,阎姬仍没有生出一男半女来。刘保已年满六岁,阎氏还想再拖下去,无奈邓太后日渐老迈,身体也不好,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东汉王室选定接班人,频频催促安帝册立太子。这样,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四月,终于立刘保为皇太子,配备东宫官属,选择师保,教他读书。阎姬无力阻拦,只好冷眼旁观,内心满怀忧恨,害怕有朝一日刘保继承大统,要找她报杀母之仇。所以,阎氏处心积虑地想害死太子。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病故,刘保没有了保护伞。阎皇后认为时机已到,就一步步展开了谋害太子的计划。这时,刘保年方七岁,还不懂得培植自己的亲信,平时只是与乳母王男和掌管御厨的宦官邴吉较为亲近。安帝在邓太后去世后宠信宦官李闰、江京、樊丰等人,他们仗恃诛杀邓氏外戚有功,作威作福,干涉朝政。安帝的乳母王圣也小人得志,骄横跋扈。对此,王男、邴吉二人心中不满,不免在言语行止当中流露出来。阎皇后看准这个空子,用小恩小惠拉拢江京、王圣、樊丰,怂恿他们诬陷王男、邴吉心怀怨望,诅咒圣上。
太子的奶娘王男和厨监邴吉等人遭到王圣、江京、樊丰等人诽谤,结果王男等被杀,家属被流放到比景。太子刘保常常思念王男和邴吉,每每为此叹息。江京、樊丰害怕留有后患,便与阎皇后凭空捏造证据,罗织罪名诽谤太子和太子宫的官员。安帝大怒,召集三公九卿及以下群臣,商议废黜太子。耿宝等人顺从圣上之意,主张废黜。太仆来历、太常桓焉、廷尉犍为人张皓则反对说:“经典说,年龄不到十五岁的人,过失与罪恶不由他本身负责。而且王男、邴吉的奸谋,太子可能并不知情,应该为他挑选忠良之臣做保傅,用礼义进行辅佐。废黜太子是非常重大的事,这的确是圣恩所应留驻之处!”安帝不理。张皓退下,又上书说:“以前奸臣江充捏造证据,进行诬陷,使戾太子遇祸,武帝明白过来已是很久之后的事了,虽然追补从前的过失,可后悔莫及!现在皇太子年方十岁,没有保傅教育过他,怎么可以骤然责备他呢?”奏书呈上,安帝置之不顾。九月丁酉初七,皇太子刘保被废黜,贬为济阴王,令其在德阳殿西侧钟楼下居住。于是,来历约集光禄勋讽,宗正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赵代、陈光、施延,太中大夫九江人朱伥等十余人,一起到鸿都门谏诤,说太子没有过失。安帝和他的左右亲信非常不安,便让中常侍用诏命恐吓群臣说:“父子一体,本是天性,以大义割断亲情,乃是为了天下。来历、讽等不识大体,与众小人一同鼓噪喧哗,似乎忠诚正直,实际却是在为以后谋取好处。掩饰邪念,违背正义,这不是事奉君王之礼!朝廷广开言路,所以姑且全部宽恕,如果执迷不悟,就要以刑法严加处置。”劝谏的人都非常吃惊。薛皓首先叩头说:“我们自然要服从圣命。”来历很是气愤,当廷诘问薛皓说:“刚才一起进谏时说的是什么话?可现在又要将它背叛!大臣乘坐朝廷之车,处理国家的大事,能够这样反复无常吗?”进谏的官员们逐渐各自起身退下。来历单独一人在鸿都门下守候,连续很多天不肯离去。安帝大怒,尚书令陈忠和各位尚书便一同上书弹劾来历等人。安帝将来历兄弟免官,把来历的封国赋税收入削减,贬黜来历的母亲武安公主,禁止她入宫晋见。
(2) 阎氏作威作福
就在废黜太子的这一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又侵袭东汉,全国共发生了三十六次洪水、二十三次地震。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帝刘祜不知励精图志,勤政爱民,反而纵情声色,疏于朝政。这年春节过后,他游兴大发,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携带着阎皇后和大小嫔妾,还有阎显兄弟及一班宦官,兴高采烈地到南方游玩。一路上热闹非凡,旌旗如云,沿途郡县官吏竭尽全力,拼命搜刮百姓,进奉安帝。三月份,来到了宛城(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安帝忽然感到身体不适,饮食无味,忽冷忽热。阎后忙传御医诊治,可是,几服药下去,病情日渐加重。眼见皇帝病情严重,已经不能巡游江南,便调转车驾往回赶。刚走到叶县,安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死在乘舆之中,连遗嘱也没留下一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