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首先,公孙弘的后来居上跟汲黯的不思进取不无关系。因为不思进取,汲黯总是原地踏步,官职一直停留在主爵都尉这个位置上。因为原地踏步,停留不前,所以更想不断进取,结果适得其反。有事例为证。
事例一,汉武帝执政之初,大兴教化,准备独尊儒术,广招天下儒生,并信誓旦旦地要实行仁义之政。皇帝能发布这样的施政演说,臣民本应该欢呼雀跃,但汲黯却偏偏要扫皇帝的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陛下外表宣称要施行仁义,但内心却充满了欲望,难不成您真的想效仿唐尧虞舜的样子治理国家吗?”这是疑问,也是诘问,更是质问。对此,汉武帝无言以对,尴尬万分,最后只能选择拂袖而去。大臣们都替汲黯担心,但好在心胸宽广的汉武帝只是觉得汲黯过分,只是在事后说了一句“甚矣,汲黯之戆心”,就没有再追究了。
事例二,浑邪王的部众归降汉朝后,得到了很多赏钱,便向当地人买东西。按照汉朝的定例,任何人不得持兵铁出关,卖给胡人。民间百姓不懂法律,把铁器卖给了匈奴人。于是,按规定五百人被处死。
这时候,汲黯又站出来说话了:“臣认为不妥。匈奴人屡犯我边疆,给我们人力、物力、财力、国力都造成了巨大损失,陛下应该逮捕胡人,罚他们做牛做马,为死难将士的家属服务。没收他们的财务也应该赏赐给兵民,作为补偿。但是,陛下现在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倾尽国库财力赏赐给胡人,叫百姓给胡人做牛做马。老百姓见朝廷对他们这样厚待,便以为可以随便跟他们进行贸易,才会做出贩卖军火的事来。陛下以仁义为德,以慈悲为怀,既然不忍心牺牲胡人来谢天下,又怎么忍心因法律的条条框框来处死五百无辜的百姓呢?”
对此,汉武帝非但没有“准谏”,反而说道:“好久没有听到汲黯说话了,怎么以前的金玉良言现在变成了胡说八道啊!”这是相当严厉的责备了,可见汉武帝对汲黯这次直谏的不满。
事例三,公孙弘升迁为丞相后,汲黯愤愤不平,对汉武帝说了这样一句赤裸裸的话:“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意思是皇上用人,就好像在堆柴一样,把后拿来的柴都放在上面,而不管哪个柴比较好用。
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汲黯在发牢骚。于是,他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这便是“后来居上”这个成语的来源。
都说事不过三,汲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触怒汉武帝,彻底伤了汉武帝的心,也彻底寒了汉武帝的心。因此,汲黯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注定不能再升迁了。
但汲黯就是这样一位敢爱敢恨、敢打敢拼、敢言敢怒的人,他没有及时醒悟,从自身找原因,而是通过别人“照镜子”,这个“镜子”就是丞相公孙弘。汲黯更是一个不服输、不认输的人,他没有因为公孙弘成了朝中一号权臣就选择忍气吞声,相反,他针对公孙弘的特点,选择了鱼死网破的反击,进行了两轮赤裸裸的直线攻击,目标是把公孙弘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打下来,打趴下,打入万丈深渊。
首先,来看汲黯的第一轮攻击。
一次,在朝堂之上,汲黯当着汉武帝和大臣们的面,指着公孙弘的鼻子说了这样一句话:“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汲黯这句话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不忠。身为人臣要忠诚,身为人子要孝顺,这是古时候衡量、评价一个人道德最根本的标准。汲黯以公孙弘的出尔反尔、两面三刀来阐述齐地人的“多诈”,从而得出了公孙弘为人不忠的结论。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